2010年湖北省中職專業技能考試電工基礎考試大綱
發布時間:2016-09-17 15:15
2010年湖北省中職專業技能考試理論知識考試
電工基礎考試大綱
《2010年湖北省中職專業技能考試理論知識考試電工基礎考試大綱》是依據中等職業學校電工基礎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以中等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電工基礎》(周紹敏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為主,并結合我省各類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學特點和實際情況而制定的。
二、考試要求
電工基礎考試旨在測試考生對電工基礎課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并能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分析和解決一般實際問題的能力。本考試要求分為了解、理解和掌握、綜合運用三個層次。三個能力層次是遞進關系,后者必須建立在前者的基礎上。其具體含義是:
了解:要求對所列知識內容有初步的感性認識,并能在有關問題中直接加以判斷和再現。
掌握:要求對所列知識內容有一定的理性認識,并能理解和分析一般性的問題。
應用:要求系統地掌握知識的內在聯系,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三、考試內容與考核要求
2.掌握電壓、電流、電阻、電功率、電能的概念及計算。
3.掌握有載、開路、短路時電路工作的狀態和特征;歐姆定律。
2. 掌握等效電阻、串聯分電壓、并聯分支電流的計算;簡單混聯電路的分析和計算;電路中各點電位值的計算和任意兩點間的電壓計算。電壓表和電流表擴大量程的方法及計算;電阻、電流和電壓的測試方法。
3. 應用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電阻混聯電路的特征及電位值的計算方法來分析、解決一般的電路問題。
2.掌握電壓源、電流源、理想電壓源、理想電流源的概念、電路結構特征及電源的外特性;電壓源與電流源的等效變換。
3.應用疊加原理、戴維南定理來分析解決簡單電路問題。
第四章 電容
1. 了解電容器和電容量的概念及計算公式。
2. 掌握電容器的串聯、并聯性質及計算等效電容。
3.了解電容器的儲能特性及能量計算公式。
第五章 磁場和磁路
1. 了解直流電流、環形電流和通電螺線管電流的磁場,及磁場和電流方向的關系。
2. 了解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和左手定則。
3. 了解鐵磁物質的磁化、磁動勢、磁阻、磁通、磁感應強度、磁場強度的概念。
第六章 電磁感應
1.掌握電磁感應現象楞次定律及右手定則。
2.了解感應電動勢概念及電磁感應定律。
3.掌握自感、互感現象,同名端概念,互感線圈串聯公式。
4.了解電感的儲能特性及磁場能量計算公式。
第七章 正弦交流電的基本概念
1.了解交流電的特點;瞬時值、最大值、相位的概念;正弦交流電的解析表達式。
2.掌握周期、頻率、角頻率的概念及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有效值的概念及計算公式;相位差的概念及計算;相量圖的概念及表示法。
第八章 正弦交流電路
1.應用相量圖分析和計算簡單的交流電路。
2.掌握視在功率、有功功率、無功功率的概念及計算;功率因數的概念;提高功率因數的意義、方法。
3.了解諧振的概念;串、并聯諧振電路的條件和特點、品質因數。
4.掌握RLC串聯電路的電壓三角形、阻抗三角形、功率三角形。
第九章 相量法
1.了解正弦交流電的復數表示法。
2.掌握復阻抗的概念及復阻抗的歐姆定律。
第十章 三相正弦交流電路
1.了解三相對稱電源的產生及工作特征。
2.掌握三相四線制電源的線電壓和相電壓的關系。
3.掌握三相對稱負載星形聯結和三角形聯結時,負載相電壓和線電壓、相電流和線電流的關系。
4.掌握對稱三相電路電壓、電流、功率的計算方法,理解中線作用。
第十一章 變壓器和交流電動機
1.了解三相異步電動機的構造、工作原理、銘牌數據;同步轉速n0、轉速n、轉差率s概念及計算公式。
2. 掌握變壓器電壓變換、電流變換和阻抗變換關系。
第十三章 瞬態過程
1. 了解RC、RL電路瞬態過程中電流、電壓的變化規律。
2.掌握換路定律;能確定初始值、穩態值及時間常數τ。
3.掌握三要素法分析計算RC、RL一階電路。
四、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答題方式:閉卷、筆試;
(二)考試時間60分鐘;
(三)全卷滿分100分。
五、題型示例
1.設感抗為3Ω線圈與4Ω電阻相串聯,則電路功率因數為
A. 0.2 B. 0.6 C. 0.75 D. 0.8
參考答案:D
(二)應用題
1.在RLC并聯電路中,已知R=15Ω,XL=20Ω,XC=10Ω,電路端電壓120V求:
(1)電路IR、IL、IC及總電流I;
(2)總阻抗|Z|
。
參考答案:
(1)
,

(2)
電工基礎考試大綱
- 考試性質
《2010年湖北省中職專業技能考試理論知識考試電工基礎考試大綱》是依據中等職業學校電工基礎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以中等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電工基礎》(周紹敏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為主,并結合我省各類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學特點和實際情況而制定的。
二、考試要求
電工基礎考試旨在測試考生對電工基礎課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并能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分析和解決一般實際問題的能力。本考試要求分為了解、理解和掌握、綜合運用三個層次。三個能力層次是遞進關系,后者必須建立在前者的基礎上。其具體含義是:
了解:要求對所列知識內容有初步的感性認識,并能在有關問題中直接加以判斷和再現。
掌握:要求對所列知識內容有一定的理性認識,并能理解和分析一般性的問題。
應用:要求系統地掌握知識的內在聯系,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三、考試內容與考核要求
- 電路的基本概念
2.掌握電壓、電流、電阻、電功率、電能的概念及計算。
3.掌握有載、開路、短路時電路工作的狀態和特征;歐姆定律。
- 簡單直流電路
2. 掌握等效電阻、串聯分電壓、并聯分支電流的計算;簡單混聯電路的分析和計算;電路中各點電位值的計算和任意兩點間的電壓計算。電壓表和電流表擴大量程的方法及計算;電阻、電流和電壓的測試方法。
3. 應用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電阻混聯電路的特征及電位值的計算方法來分析、解決一般的電路問題。
- 復雜直流電路
2.掌握電壓源、電流源、理想電壓源、理想電流源的概念、電路結構特征及電源的外特性;電壓源與電流源的等效變換。
3.應用疊加原理、戴維南定理來分析解決簡單電路問題。
第四章 電容
1. 了解電容器和電容量的概念及計算公式。
2. 掌握電容器的串聯、并聯性質及計算等效電容。
3.了解電容器的儲能特性及能量計算公式。
第五章 磁場和磁路
1. 了解直流電流、環形電流和通電螺線管電流的磁場,及磁場和電流方向的關系。
2. 了解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和左手定則。
3. 了解鐵磁物質的磁化、磁動勢、磁阻、磁通、磁感應強度、磁場強度的概念。
第六章 電磁感應
1.掌握電磁感應現象楞次定律及右手定則。
2.了解感應電動勢概念及電磁感應定律。
3.掌握自感、互感現象,同名端概念,互感線圈串聯公式。
4.了解電感的儲能特性及磁場能量計算公式。
第七章 正弦交流電的基本概念
1.了解交流電的特點;瞬時值、最大值、相位的概念;正弦交流電的解析表達式。
2.掌握周期、頻率、角頻率的概念及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有效值的概念及計算公式;相位差的概念及計算;相量圖的概念及表示法。
第八章 正弦交流電路
1.應用相量圖分析和計算簡單的交流電路。
2.掌握視在功率、有功功率、無功功率的概念及計算;功率因數的概念;提高功率因數的意義、方法。
3.了解諧振的概念;串、并聯諧振電路的條件和特點、品質因數。
4.掌握RLC串聯電路的電壓三角形、阻抗三角形、功率三角形。
第九章 相量法
1.了解正弦交流電的復數表示法。
2.掌握復阻抗的概念及復阻抗的歐姆定律。
第十章 三相正弦交流電路
1.了解三相對稱電源的產生及工作特征。
2.掌握三相四線制電源的線電壓和相電壓的關系。
3.掌握三相對稱負載星形聯結和三角形聯結時,負載相電壓和線電壓、相電流和線電流的關系。
4.掌握對稱三相電路電壓、電流、功率的計算方法,理解中線作用。
第十一章 變壓器和交流電動機
1.了解三相異步電動機的構造、工作原理、銘牌數據;同步轉速n0、轉速n、轉差率s概念及計算公式。
2. 掌握變壓器電壓變換、電流變換和阻抗變換關系。
第十三章 瞬態過程
1. 了解RC、RL電路瞬態過程中電流、電壓的變化規律。
2.掌握換路定律;能確定初始值、穩態值及時間常數τ。
3.掌握三要素法分析計算RC、RL一階電路。
四、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答題方式:閉卷、筆試;
(二)考試時間60分鐘;
(三)全卷滿分100分。
題 型 | 小題分 | 題量 | 分值 |
單項選擇題 | 2 | 20 | 40 |
應用題 | 15 | 4 | 60 |
合 計 | 24 | 100 |
五、題型示例
- 單項選擇題
1.設感抗為3Ω線圈與4Ω電阻相串聯,則電路功率因數為
A. 0.2 B. 0.6 C. 0.75 D. 0.8
參考答案:D
(二)應用題
1.在RLC并聯電路中,已知R=15Ω,XL=20Ω,XC=10Ω,電路端電壓120V求:
(1)電路IR、IL、IC及總電流I;
(2)總阻抗|Z|

參考答案: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