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2025年技能高考招生簡章
學校概況
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創建于1956年,近70年的歷史積淀,學校加大內涵建設力度,確立了“立足鐵路、服務湖北、面向社會”的辦學定位和治校方針,走出了“跟著鐵路轉、聯合鐵路辦、幫助鐵路干、乘勢謀發展”的特色發展之路。學校營造良好校園文化氛圍,強基固本、彰顯特色,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更大貢獻。
現設有鐵道運輸管理與物流學院、鐵道機車車輛學院、鐵道通信信號與電氣化學院、鐵道工程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智能制造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醫療與護理學院等8個二級學院,開設專業45個,組建十大專業群,覆蓋了軌道交通工程建設、裝備制造、運營維護整個產業鏈環節。
學校現有教職員工1200余人,其中碩士以上教職工600余人,副高及以上教職工近400人。學校實施“人才強校”戰略,積極打造高水平“雙師型”教師隊伍,是教育部認定的軌道交通類專業“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現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享受湖北省政府專項津貼專家、全國優秀教師、黃炎培杰出教師、湖北名師、全國職業教育軌道交通行業名師、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個人等近20人,湖北省職業教育技能名師工作室2個,還涌現出湖北省優秀共產黨員、師德先進個人、荊楚好老師、楚天園丁獎獲得者等優秀教師群體。
目前,學校建有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實訓基地、護理實訓基地等國家級、省級實訓基地56個,共計222個實訓(實驗)室。其中,學校建有全國首個高速鐵路實訓基地、全國唯一高速鐵路安全警示與事故救援培訓中心、國內第一條CRTSI型整板式高速鐵路無砟軌道實驗實訓段、國內領先的校內高速動車組模擬駕駛實訓室。學校與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武漢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等行業企業共建集生產、教學、培訓和研發功能于一體的校外實訓基地336個。
學校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積極開展各類競賽活動。近三年,學生獲省級及以上技能大賽獎項268個,其中國家級獎項44個。學生獲首屆世界職業院校職業技能競賽金獎、金磚國家職業技能大賽一等獎和三等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榮獲銅獎;在“挑戰杯”競賽中獲國家級獎項2個、省級以上獎項26個;在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中獲國家級獎項3個、省級以上獎項21個。學校將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定期舉辦創新創業論壇、沙龍、分享會、報告會、路演、成果展示等活動,激發學生創新創業動力。
學校主動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與泰國等國家攜手推進高鐵專業人才培養,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培養懂漢語、掌握中國標準的高鐵技術技能人才。學校在泰國建成泰國魯班工坊,是全球33個魯班工坊運營項目之一,培養了一批中泰鐵路和泰國軌道交通建設發展需要的技術技能人才。
學校先后與美國、德國、澳大利亞、泰國、肯尼亞等國家的高等院校和職業教育機構合作,開展優秀學生海外交流等活動,推進中國與美國等國家高等職業教育的交流。
2025年技能高考招生專業及計劃
就業方向及發展前景
學校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高度認可,就業率長期保持在96%以上。畢業生就職于國鐵集團18家鐵路局、40多家城市軌道交通集團公司、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武漢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國企和高新技術企業。學生就業薪資高、質量好,畢業3年內職位晉升較快,其中武漢動車段70%的一線員工和武漢地鐵競選產生的3號線60名站長均來自我校。
加強校企合作實現無縫對接上崗
學校以學生能力培養為中心,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與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無錫地鐵運營有限公司、湖北京山輕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等近百家成長型、潛力型高新技術企業合作,共建產業學院、創新基地、實訓基地等校企合作載體,在專業建設、人才培養、師資共享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實現人才培養無縫對接。
與本科院校聯合培養“3+2”專本直通
學校與本科高校開展聯合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試點工作,湖北省本科線下10分的考生可以報考。現代物流管理專業和武漢商學院物流管理專業開展專本銜接培養,前三年在我校,后兩年在武漢商學院就讀,達到畢業要求由武漢商學院頒發普通全日制專科起點的本科畢業證書,符合學位授予條件的,可授予學士學位。
近三年就業情況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