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儀表電子學校2024年招生簡章
武漢市儀表電子學校簡介
武漢市儀表電子學校創辦于1979年,是武漢市教育局直屬的公辦全日制國家級重點中專學校,先后被評為首批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湖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武漢市文明校園、武漢市群眾滿意中小學、武漢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學校地處“武漢·中國光谷”腹地,校園占地300余畝,建筑面積16.8萬平方米,現有在校生3440人,教職工230人(其中專任教師184人)。專任教師中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省特級教師3人、湖北名師2人、省骨干教師2人、市五一勞動獎章2人、市優秀教師2人、市學科帶頭人9人、市優秀青年教師13人,正高級講師6人、高級講師47人,碩士學位研究生66人,“雙師型”教師占比80%。近五年,依托國家萬人計劃名師工作室、湖北名師工作室、湖北職業教育技能名師工作室、武漢黃鶴英才名師工作室,打造了電子信息、數控技術、思想政治等3個市級教學創新團隊和1個市級潤禾名班主任工作室。學校致力于服務中國光谷光電子信息、智能制造等支柱產業發展,不斷優化專業結構,共開設信息技術、智能制造、智能服務、汽車技術四大專業群16個專業,重點打造光電儀器制造與維修、電子信息技術、數控技術應用等3個核心品牌專業,增開移動應用技術與服務、移動商務、微電子技術與器件制造、大數據技術應用4個新專業。學校擁有光機電一體化、智能制造2個高水平實訓基地和電子技術、電氣裝置2個世界技能大賽湖北省級集訓基地。同時,學校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全面運用項目式、理實一體化等教學方法,與中國信科、華中數控等國內頂尖企業深度合作,完成對應崗位需求的“1+X”證書試點項目16個,實現了專業證書試點全覆蓋。學校教學研成績斐然。2014年、2018年連續兩屆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主編的6本教材入選教育部職業教育規劃教材,其中《電子產品裝配及工藝(第2版)》獲教育部頒發首屆全國優秀教材二等獎,課程《智能制造技術》、教材《單片機技術應用》已由湖北省推薦到教育部評選。學校主持制定并修訂了光電儀器制造與維修專業國家教學標準、立項主持(或聯合主持)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3個,主持制訂乍得國家職業標準3項、立項國家在線精品課程1門、國家一流核心課程1門、省級在線精品課程5門。2017年至今承擔省級以上教育科學規劃課題6個,8位教師參與全國行業教育指導委員會并聘為理事等職務。
學校畢業生以綜合素質優、專業技能精、創新能力強享譽省內外,優秀畢業生不斷涌現。中國信科電信器件有限公司專門設立以我校畢業生命名的“張思崗”:2011屆畢業生張勇,憑借自身技術,自主創業辦公司,五年后公司年產值過兩千萬。近五年,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競賽獲省級及以上獎項290人次,其中學生團體在參加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中斬獲國家一等獎1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6個:1名學生參加46屆世界技能大賽湖北省選拔賽中,以總分第四名的成績入選國家集訓隊,并成為我市中職學校中唯一榮獲"全國技術能手"的參賽選手,實現了我省在電子技術項目世界技能競賽中的歷史性突破。 學校技能高考班、“3+2”中高職銜接班,幫助學生圓上大學夢,近3年技能高考上線率98%,其中136名學生技能高考分數超過二本錄取分數線。
招生專業及計劃
升學無憂
我校結合自身辦學特色,以“3+2”中高職銜接、技能高考為兩大抓手,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多年來向高校輸送了大量優秀畢業生。依據高考考綱組織教學,配備學識扎實的文化課教師和技藝精湛的專業課教師,實施“理虛實一體化”教學,在實踐中摸索出了一套卓有成效的對口升學管理辦法,近三年,升學上線率達到98%以上(升本率17%以上)。我校的“3+2”中高職銜接班、技能高考班成為技能人才貫通培養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備受學生和家長的青睞。
校園風光
招生對象及報名條件
1、招收應屆初中畢業生,學生須參加當年中考,且達到我校錄取控制線并面試合格2、武漢市考生須在第四批志愿欄中填報我校第一志愿。
3、我校面向全國招生,省內外招生計劃有限,須在中考成績公布后,第一時間到校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