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現代教育集團2023年招生簡章
湖北省現代教育集團2023年招生簡章還沒有公布,請收藏本頁,將第一時間更新。以下是湖北省現代教育集團學校往年招生簡章。
湖北現代教育集團簡介
湖北現代教育集團是經隨州市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的市教育局直屬集團學校,下轄隨州市一職中、隨州職教中心、隨州英語信息學校(含隨州實驗高中)、隨州廣播電視大學、隨州職校、隨州理工學校。資產總額為1.3億元。在校生近2萬人,教職工800余人。其中公辦學校5所,國有資產總額為9000萬元,在校學生9468人,教職工450余名。擁有國家級重點1所,省級重點2所。
集團簡介
集團發展以職業教育為重點,涵蓋職業高中(中專)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是目前隨州地區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中等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基地。
開設專業
中專開設有服裝設計、汽車保養與維修、工業與民用建筑、會計電算化、幼兒教育、電工電子、數控模具、計算機、等20多個特色專業;成人高等教育急奧鵬遠程教育開設有理、工、文、法、管、農、經、醫等門類齊全的專(本)科學歷教育。
從分散辦學到集團辦學,是隨州教商史上公、民辦學校整合辦學和教育資源優化配置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創舉,在辦學特色、人才培養、辦學模式、管理體制等方面正在形成一套嶄新的規范化體系·集團進入實質性整合后,管理上實現了“五統一”,形成了人事工作、人力資源、國有資產、財務收支、招生就業統一管理的新格局。充分利用集團各成員學校的辦學條件,實行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堅持學歷教商與職業培訓并舉,融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普通教育于一體,構建人才培養的立交橋,拓寬力學途徑,提高辦學水平,更好地服務“四個隨州”建設。
湖北現代教育集團在省教育廳、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和親切關懷下,以“構建鄂北職教重要增長極,打造中國一流職教集團”為目標,努力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學生構建升學一就業→享受高等教育互通的立交橋,力爭用3年左右的時間將其建設成為學科專業結構合理,貼近市場,特色鮮明,培養實用型中高級技能人才,在校生規模達2萬人以上的綜合性教育集團。
校園文化
科學發展觀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發展領域的深化和具體化,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學校干部隊伍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加強學校建設,是新時期加強和改進學校干部隊伍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學校黨委、黨員干部的使命所在、責任所系。湖北現代教育集團在深入學習實踐活動中,結合學校實際,深入開展“五型”學校建設,進一步改善工作作風,提升服務水平。
一、加強“學習型”學校建設努力培養和造就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具有創新工作意識的高素質干部隊伍·一方面,加強政治理論研究與學習,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另一方面,加強業務知識和工作的研究與學習,及時掌握業務領域發展趨勢和最新知識,不斷提高業務能力。
二、加強“和諧型”學校建設
領導帶頭講學習,講團結,講奉獻;學校機關干部團結合作,勤政務實,努力形成人心向上,和諧共事,各項工作扎實有序推進的良好局面。
三、加強“服務型”學校建設
做好協調和溝通工作,教育和引導學校黨員干部增強服務意識,杜絕辦事拖拉、敷衍了事等不良風氣,切實轉變作風,服務廣大師生。
四、加強“效能型”學校建設
圍繞學校事業發展,充分履行部門職能,促進學校各項決策部暑的落實和本部門工作目標任務的完成。
五、加強“廉潔型”學校建設
加強黨員干部理想信念和廉潔從政教商,開展以廉政建設為主要內容的教育活動;加強對各部門的制約和監督,把該項工作融入到業務工作和黨建工作的各個環節;加強制度的落實和檢查,同時黨員干部要逐條逐項開展自查自糾,落實到位;嚴格懲處制度,認真做好來信來訪排查處理工作。
學校榮譽
在“古樂編鐘之鄉、炎帝神農故里”的隨州,以成立湖北現代教育集團為標志的職業教育資源整合,不僅完成了該市職業教育發展的精彩一跳,也是在探索公民辦學校兼容辦學、行政手段與市場行為聯姻上的一次成功創舉。
隨州市職業教育發達,只有260萬人口的隨州市擁有中等職業學校30余所,在校學生總數達4萬人,10余所民辦學校在外省(市)辦有分校。但隨著每年學生數量減少,同時,周邊其他縣市職教發展迅猛,激烈的招生競爭帶來的高成本辦學問題十分突出。
隨州市教育局組織人員赴外地考察,認為規模小、效益低、資源分散,競爭力弱的問題已成為限制其發展的“瓶頸”,整合資源、組建職教集團是職教發展的必由之路。
基于對隨州職教發展的深刻分析,市委書記馬清明作出“統籌普職教育協調發展,一推一拉促調頭”的指示;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吳江明提出“跳出孝商看教育,跳出隨州辦教育”的發展思路;市政府出臺了《隨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提出以湖現代教育教育集團為龍頭,整合隨州職業教育資源,促進隨州職業教育在更高起點上發展。
一是堅持走集團化發展之路。按照“規模調大、結調優、專業調強、特色調明”的要求,2007年,隨州電大、隨州市一職中、隨州七中、隨州實驗高中、隨州市現代職校等五所國有學校整合,形成湖北現代教育集團核心層,實行一個法人、三個實體的辦學模式,轉向發展職業教商·國有五校整合后教職工人數達426名,在校學生9468人,班級132個,學校占地面積達230畝,建筑面積9萬平方米,專業實習設備5000萬元,盤活了現有國有教育資源·集團在工民建、服裝設計與制作、幼兒師范、
會計電算化、數控模具、汽車維修等專業方面形成明顯的品牌優勢。
二是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把職業教育作為產業來管理,把集團當作企業來經營。制定完善的湖北現代教育集團章程,各成員學校按照自愿組合、互惠互利、各具特色、協同發展的原則進行整合,集團變成融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和普通教育于一體的綜合性教育實體,打破了辦學主體的身份界限,打破教育類別界限,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聚集發展,并且將普通教育中優質教育資源轉移到職業教商中。集團實行黨委領導下的董事長負責制,集團內設機構打破學校常規,面向市場,各部門按照市場變化要求協作互助。
隨州市教育局為集團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一是統籌發展戰略。集團內各個學校辦學自主權仍然相對獨立,但在發展規劃、專業建設、對外宣傳、招生就業等方面實行統一管理,信息互通、資源共
享·據測算,整合后,集團每年招生總成本可降低50萬元。二是堅持開放辦學。按照市教育局提出的“開放辦教育,辦開放教育”的發展思路,教商集團在四川自貢、陜西扶鳳、甘肅蘭州等地均辦有分校,在校生達3000人。三是規范專業設置。教商局通過對全市中職學校辦學能力和專業設置評估,取消15所不合格中職學校的辦學資格,并對部分中職學校專業設置進行整合。中考招生,招生計劃和專業直接下達到湖北現代教育集團,扭轉專業設置低水平重復建設的非正常局面。省教育廳將湖北現代教商集團列入“國家重點實訓基地”建設項目上報國家教商部。
湖北現代教育集團以發展職業教育為重點,多渠道辦學、各種辦學形式相互促進。一是以中等職業教商為主體,通過加強校企合作和完善招生與畢業生就業網絡等措施,走規模化、精品化發展之路·二是以普通高中教育為陣地,積極探索普職融通試驗。開設特色課程,實施分層教學,讓學生在上好普通高中文化課的同時,嘗試開設數控模具、計算機應用等課程,學習專業技能。使學生既能參加全國普通高考,也可推薦就業,實現“升學一就業”的雙保險;三是以成人高等教育為依托,建設教商超市。引導中職學生報讀大專,延長專業鏈接,拓寬知識層面,架超“推薦就業一享受高等教育”的立交橋。—《湖北日報》
名師風采
宮志江老師,男,1965年出生,湖北教育學院本科畢業。中學語文高級教師,湖北省教育學會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會員。在湖北現代教育集團大專部(電大)從事漢語言文學專業任教十余年,普教部從事語文教學,一直任高中語文教研組長兼高三備考責任教師,有豐富的高考備考經驗·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畢業生,左春玲、方斌考入了三峽大學;熊新菊考入天津商學院;宋曉芬考入了湖北大學;張霖考入空軍軍區飛行學校;葉盼盼考入了長江大學;言靜考入西北工學院等·其論文在第三屆全國文學教商論壇獲一等獎并發表在《語文教學與研究》綜合天地上。教育教學成績顯著,多次被評為“優秀教師”。而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也有獨到的管理方法,采取民主治班,鼓勵學生參與班級的管理工作,形成和諧良好的班風和奮發向上的學風,多次被評為“優秀班主任”。
就業方向
湖北現代教育集團自辦校以來,先后為富士康、美的、波導、潤興發服裝、偉創業、比亞迪、中建科技、德昌電機、新勁電子、創力科技等單位培養了數萬名職業精英人才,且多年來一直得到業界人士廣泛好評,尤其是本校設置的汽車駕駛與維修、服裝設計與制作、幼兒師范、會計電算化、計算機等專業的畢業生一路走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