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第一商業學校2024年招生簡章
學校簡介
武漢商界黃埔軍校
武漢市第一商業學校始建于1963年,是市屬公辦普通中等職業學校,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湖北省“雙優”校、湖北省改革創新示范中等職業學校。學校秉持“質量立校、文化塑魂”辦學理念,堅守“當快樂學生、做幸福教師、建品質校園”價值追求,堅持“辦有溫度有未來的職業學校”是全國知名、省內一流、武漢領先的商科名校,被業內譽為武漢商界黃埔軍校”。
武漢市商業金融中心腹地
武漢市第一商業學校位于武漢市商業金融中心腹地漢口江漢北路毗鄰風景秀麗的小南湖,有鬧中取靜、交通便利的區位優勢和濃郁的商業氛圍,是培養現代商人的絕佳境地。
先進集體
武漢市第一商業學校先后獲評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教育部職業院校實習管理50強、湖北省三八紅旗集體、湖北省中職學校文化建設先進單位、武漢五一勞動獎狀、武漢市示范基層黨組織、武漢市首批清廉學校建設示范點、武漢市教育系統黨建示范點,連續兩屆獲得教育部教學成果二等獎,在全國、全省中職教育中發揮著示范引領作用。
辦學優勢
專業精湛 設備精良
學校構建四大專業群,2個省級優質專業、1個省級品牌專業、5個省級重點專業、2個省級特色專業、3個市級優質專業。獲批第45、46屆世界技能大賽國家基地,3個世界技能大賽省級基地、4個武漢市高水平實習實訓基地、1個市級虛擬仿真實訓基地。擁有集計算、存儲、網絡和虛擬化等多種功能的超融合服務器,存儲容量達100T,投入超千萬元建成覆蓋全校、領先全省的智慧教室72間,入選教育部首批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試點校,5個信息化教學案例在全省推廣。
人才薈萃 師資雄厚
致力打造“三能三藝”教師團隊,學校有國家教學名師1人、湖北省特級教師1人、正高級教師3人,武漢市學科帶頭人7人,雙師素質教師80.55%。擁有國家課程思政建設團隊1個、全國技能大師工作室2個、湖北省技能大師工作室3個、4個市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享受省、市政府津貼1人、市級勞模創新工作室2個,“武漢工匠”“大城工匠”各1名;10名教師獲省市職業技能大賽狀元,11位教職工獲省、市五一勞動獎章。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能力比賽獲獎數保持全國中職學校前列,湖北省中職學校第一位。
揚長教育 激發潛能
盡心幫助每一名學生找到自己的優勢領域,人人是勝者、人人有特點、人人皆可成才。牽頭市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專委會,多渠道暢通學生成人成才通道。學生畢業率100%,其中98%學生進入國家優質高職深造,2023年技能高考財經商貿類全省前10名有4人,其中1人獲狀元。學生在全國職業院校職業技能大賽和世界技能大賽中,成績居全省中職第一。7位學生入選世界技能大賽國家隊,獲國家技術能手稱號2人,省技術能手稱號17人,市技術能手稱號8人,被市總工會領導贊為“冠軍的搖籃”
精雕細琢 品質育人
堅持“黨建引領,文化塑魂”,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生成了“專心、專注、專業,精進、精致、精品”的質量文化。以清廉學校建設為載體,緊抓校風教風學風建設,學校被評為市教育系統首批“校風標桿學校”《誠信-開學第一課》獲湖北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優秀短視頻。3個中華傳統美德案例入圍中國職教學會案例、黨建文化典型案例獲中國職業教育學會十大“職業院校黨建工作典型案例”,學校獲湖北省文化建設百強校。
招生專業
報名方式
招生對象:面問武漢市、省內各地市州招收應屆初中畢業生。
報考須知
填報志愿:武漢市考生登錄武漢招考網“湖北省高中階段學校招生管理信息系統”填報我校及專業志愿學校代碼為314,其中“3+2”代碼為607.
錄取規則
1、嚴格按照湖北省、武漢市招生考試辦公室相關招生政策、文件要
求與規定,實行陽光招生。
2、招生錄取以應屆中考成績為依據,遵循志愿優先、分數優先、到校確認就讀時間優先的原則,依次擇優錄取,計劃招滿為止。
3、新生報到后須按照學校要求進行入學體格檢查。
新生報名
所有畢業生均可登錄學校微信公眾號及學校網站報名窗口,填寫考生相關信息和專業志愿;中考分數公布后,學生本人持身份證、準考證原件、分數條到學校招生與就業指導辦公室辦理就讀資格確認手續。
資助獎勵政策
1、所有學生一律免收學費!
2、符合條件的困難學生可享受每年2000元國家助學金。
3、在校學習期間,品學兼優可獲國家獎學金、市政府勵志獎學金
升學保障
為了充分滿足畢業生繼續深造學習的愿望,學校提供了多種有效可靠的升學通道:1、“3+2”直通車。中專學習三年畢業并經考核合格直接升入對口高職院校學習二年,取得大學專科畢業證書。
2、“技能高考”“高職單招”和“美術高考”升學。中專畢業通過普通高考、全省技能高考或高職院校單獨招生考試,可取得大學專科或本科畢業證書及學位證書。★ 提示:“高職單招”根據中專畢業年級當年省教育廳公布的高職單招學院和專業,組織報名和備考。
就業保障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學校以“武漢商界黃埔軍校”的獨特優勢積淀的深厚行業背景,為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畢業生高品質就業率長期保持在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