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制造與自動化
一、專業簡介
湖北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屬于國家示范學院央財支持的重點專業群中特色十分鮮明的專業。
本專業培養愛國敬業、誠實守信,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具備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較高的職業素養,適應機械加工工藝編制、自動化設備使用與維護,熟悉手工和計算機自動編程,以及車間生產與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共有專任教師15人,其中高級職稱占35%,雙師型教師占80%,多名教師有科技項目開發和企業實踐經驗,其中5名教師有國外或境外培訓進修經歷。
本專業實習實訓設備資源豐富,實訓機制先進。與央財支持的重點專業群共享國家數控培養基地、鄂職九州數控機床有限公司、鄂職四方模具有限公司等教學實訓資源。
本專業經過長期教學實踐,創建了“學校+企業”雙主體專業建設模式,構建了“2121能力遞進式”人才培養模式,形成了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人才培養的具體做法是:前兩個學期進行基本理論的學習,然后進行一個學期的工廠實習,了解基本的機械制造流程、自動化設備的特點及用途等,積累基本的實踐經驗;再用兩個學期的時間學習利用自動化機械加工的基本方法,最后再經過一個學期的頂崗實習,掌握常見機械制造工藝的編制方法、程序編制方法、設備維修維護方法,從而為成長為一名工藝技術人員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專業遵循循環強化的職業能力培養路徑和行動導向的課程實施方案。在第四學期未一般會安排項目設計或項目開發課題,使每個學生在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一個完整的項目設計,培養其創新能力。全體教師身體力行,培養了一批又一批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在2010年8月份舉行的湖北省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中,本專業教師朱志強指導的3名學生,憑借《高樓救援逃生裝置》研究項目奪得一等獎,2010年10月,參加全國第四屆大學生創新設計大賽,在有眾多本科院校參賽的情況,該參賽項目再次榮獲一等獎。
二、核心課程及課程目標
課程名稱 | 主要內容 | 課程目標 |
機械制圖 | 零件圖、裝配圖的識讀與畫法;計算機輔助制圖 | 機械制圖能力;計算機輔助設計能力 |
機械制造技術基礎 | 金屬材料的性質與熱處理;熱加工基礎;切削加工機理;切削加工方法與設備;機械加工工藝過程;機械加工質量;裝配工藝基礎 | 機械加工工藝編制能力 |
機械設計基礎 | 機械原理;機械零件;機械設計的一般方法;機械創新設計 | 一般機構的設計能力;機械原理的分析與應用能力 |
機械測量技術 | 互換性知識;尺寸鏈及其計算;機械產品質量檢測方法 | 運用測量儀器檢驗形狀精度、位置精度、表面質量;裝配質量并進行質量判定的能力 |
電工電子技術 | 基本電路(含模擬電路與數字電路)分析與計算;常用電氣元件及其應用 | 安全用電;正確使用電工儀表的能力;電路分析能力 |
電氣與PLC控制技術 | 常見控制電路的分析與應用;可編程控制器的原理與應用 | 電路分析與故障診斷排除能力;PLC編程能力 |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 | 單片機原理;單片機控制系統的設計 | 單片機控制系統的分析與設計能力 |
液壓與氣動控制 | 液壓與氣壓控制系統的工作原理 | 液壓與氣壓控制系統分析與故障診斷與排除能力 |
數控編程與加工 | 數控加工程序代碼、程序格式與程序編制方法 | 使用G、M代碼編寫數控加工程序能力;數控機床及加工中心操作與維護能力 |
特種加工技術 | 電加工的原理與應用;先進制造技術簡介 | 電加工機床加工程序編制能力;電加工機床的維護保養能力 |
機械加工工藝編制 | 數控機床加工工藝;裝夾與定位基本知識 | 機械加工工藝文件方案確定及工藝文件編制能力;簡單工裝設計能力 |
數控原理與數控機床 | 數控機床結構;數控原理;數控機床故障診斷與排除 | 數控機床的維修能力 |
CAD/CAM | 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計算機輔助制造知識 | 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計算機輔助編程軟件應用能力。 |
三、職業及其發展
機械制造工藝工程師、設備工程師、機械加工程序員、質量檢驗(或管理)工程師、生產管理人員、機電設備銷售人員等。
其他招生信息
上一篇:湖北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制造與自動化
下一篇: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工業機器人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