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介紹
一、專業特色
1.專業名稱及方向
專業名稱:機電一體化技術
專業代碼:560301
本專業含三個方向(可選):制造技術方向、控制技術方向、樓宇自動化技術方向
2.學制:三年
3.主修課程:《交直流調速與變頻器技術》、《組態技術及應用》、《電氣控制與PLC應用技術》、《數控機床電氣控制技術》、《數控編程與加工技術》《自動化生產線技術》、《機電設備裝調與維護》、《現代電氣控制系統安裝與調試》、《樓宇自動化技術》
1.培養目標
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既具有科學人文素養和健全人格,又具有機電設備安裝與調試、機電設備維護與維修、機電產品生產與管理、機電設備營銷與服務等崗位技能、技術應用能力,具有創新創業意識和良好職業精神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2.就業崗位
表1 就業崗位遷移情況
3.就業前景
在機電設備制造與使用企業從事機電設備的安裝、調試、操作、維修和技術服務等工作,可成長為維修技師、機電一體化工程師等。
圖1 技能競賽
1.就業概況
根據企業調研,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畢業生在機電設備裝調、運行維護與維修等崗位都能得到良好發展,在畢業后一年以內即能得到提升,從生產一線進入技術研發或技術服務部門。崗位對口率高,層次高,頂崗實習期間用人單位反映的情況好。
表2 近三年專業就業率
近三年累計為襄陽地區汽車行業、裝配制造業輸送優質畢業生303人,畢業率100%,就業率均在96%以上,獲得社會和企業的一致好評。
2015屆畢業生張成,東風日產襄陽工廠,崗位:技術保全姓名,表現突出。
機電一體化技術相關聯產業為裝備制造業。2015年5月,國務院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是我國全面推進實施制造強國戰略行動綱領,是以智能制造為突破口,最終實現中國的工業4.0。實現智能制造的重要支撐——智能裝備和產品,如自動化生產線、高端數控機床、機器人等是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直接針對服務的行業領域。
隨著國家有計劃地對傳統企業進行數控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改造,自動化生產線、高端數控機床等智能制造裝備將會普及應用,需要大量操作、調試、維護、維修和改造方面的專業人才。
湖北省“十三五規劃”中提到“到2020年 智能裝備產業產值達到2000億元”。襄陽“十三五”規劃提到 “打造萬億工業強市”——“提升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水平?!敝悄苎b備的系統化集成需要熟悉各類設備單元和系統網絡的系統集成人才。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作為電氣自動化、機械制造等專業的補充與延伸,機電類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將成為各企業爭奪的對象。
1.師資隊伍
本專業現有專業教師10人,其中專任教師6人,兼職教師4人,承擔本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和實踐教學工作。副教授2人,中級職稱5人,初級職稱3人。副高以上職稱比例為20%,雙師素質教師8人,占80%。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3人,1人碩士研究生在讀。在兼職教師中,來自生產第一線的校外兼職教師1人,校內兼職教師3人。在專任教師中,2名教師都來自企業生產一線,實踐技能較強。
2.課程與教材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對工作任務、工作過程和職業能力進行分析,引入機電一體化技術行業標準和職業崗位任務相關內容,把職業資格證要求、大賽核心能力課程融入專業教學過程,建立工作過程化的課程體系。以崗位需求和技術消化、吸收、改良、反求、創新等技術活動全過程需求,作為課程體系設計的邏輯起點,構建能力本位、模塊化的課程體系。
通過典型機電產品--自動化生產線與數控機床將專業核心課程串聯起來,實現“機”和“電”有 機融合。以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培養為出發點,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行“任務驅動、項目導向、自主學習、過程監控”的專業教學模式,突出實戰和應用;推進分段教學、頂崗實習等靈活多樣的教學組織模式。課程考核采取過程考核、終期考核與成果評估相結合的方式,注重對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報告編寫以及工作態度、團隊協作和溝通能力的綜合評估,力求體現學生的綜合能力。
課程建設成果顯著。目前本專業有校級網絡精品課程3門,1門專業核心課程自主進程課程基本完成建設任務。主編國家高等職業教育規劃教材2部,副主編國家高等職業教育規劃教材5部。7門理實一體化課程的采用校本教材任務工單。
3.實訓(習)基地
本專業校內實訓室規模大。擁有西門子先進自動化控制系統實訓室、數控機床電氣控制實訓室、PLC實訓室實訓室以及與相關專業群共享的電工電子實訓室、電子裝配實訓室、電控實訓室、傳感器實訓室、機械加工實訓中心、數控加工實訓中心、工業機器人實訓基地、液壓與氣動實訓室、電機維修實訓室、PLC實訓室、單片機實訓室、機械/電子CAD實訓室等。
表3 主要實訓室
圖2 西門子先進自動化控制系統實訓室
圖3 數控機床電氣控制實訓室
圖4 PLC實訓室
圖5 傳感器實訓室
圖6 電工電子實訓室
圖7 機械加工中心
圖8 數控加工中心
4.校企合作
本專業目前與湖北美洋汽車有限公司、湖北永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南京奧特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合璧電子電器有限公司、襄陽中車電機技術有限公司、昆山博古特機電設備有限公司、湖北中航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襄陽樂泰機電有限公司、LG樂金顯示(廣州)有限公司、東風風神襄陽汽車有限公司、東風日產襄陽汽車有限公司、東風襄陽旅行車有限公司、襄陽市珠江數控裝備制造有限公司、上海眾泰汽車有限公司、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輕型商用車分公司、鴻準精密模具(深圳)有限公司、湖北江華機械有限公司、深圳市比克動力電池、力神電池(蘇州)有限公司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能滿足學生的認知實習、生產實習、頂崗實習。
5.訂單培養
為了推進“工學結合、訂單培養”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本專業與南京奧特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訂單班培養”協議,并且于2015年3月正式掛牌。已累計為改公司培養技術員、儲備干部5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