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介紹
一、專業特色
1.專業名稱及方向
專業名稱:新能源汽車技術
2.學制
基本學制:3年
3.主修課程:
二、最新成果
1.培養目標
專業定位于面向新能源汽車生產、相關配套企業及維修服務企業,培養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職業道德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掌握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能夠從事新能源汽車生產裝配、調試、質量檢驗及一線技術管理,能夠從事售后服務企業客戶接待與生產任務安排、維護、故障檢測診斷與修復、汽車性能檢測與評價等相應職業崗位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2.就業崗位
汽車零部件生產與裝配員;新能源汽車維修員;新能源汽車檢測員;電動車充電站的維護與管理;業務接待、銷售、售后服務。
3.就業前景
市場對從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人才需求量隨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增加而逐步增大。2020 年,預計全國汽車保有量將超過2億輛,電動汽車保有量達到 500 萬輛。以發達國家汽車保有量與汽車技術服務從業人員30:1的比例,2020年新能源汽車服務從業人員約16.7萬。目前從事新能源汽車技術服務崗位的人才已成為緊缺人才。
三、就業面向
1.就業概況
2.就業典型
優秀學生風采之嚴志鵬:風華正茂、前程似錦
嚴志鵬,男,1994年生,湖北襄陽人,襄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汽車應用系新能源1301班學生。
2013年學校第一年開設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此專業給了他一個實現夢想的平臺,在校期間嚴志鵬的學習非常出色,經常和導師一起討論汽車電路、新能源汽車原理與構造,流連于新能源實訓教室研究其中構造,在15年未畢業前就應聘上東風襄陽旅行車有限公司,經過在該公司辛苦努力的兩年,現已成為一位溝通能力和技術能力極強的區域經理,一人負責多省東風新能源汽車售后管理。
四、產業背景
近年來,湖北高度重視并大力扶持、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目前,襄陽市是國家新興工業(新能源汽車)示范基地和全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城市,從事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的企業及院所達30多家。襄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關于加快襄陽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中提出,到2020年形成10萬輛整車生產能力,建成產業化水平高、技術先進、配套設施齊全、服務完善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體系。
五、教學條件
1.師資隊伍
目前我院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力量基本滿足要求,本專業現有教師9人,承擔本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和實踐教學工作。其中專任教師10人,兼職教師1人。其中副教授5人,中級職稱2人,初級職稱4人。副高以上職稱比例為45%,雙師素質教師10人,占100%。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4人。在兼職教師中,來自生產第一線的校外兼職教師1人。在專任教師中部分教師都來自企業生產一線,工作經驗豐富,實踐技能較強。
2.課程與教材
本專業選用的是高職高專規劃教材或按照學習領域教學需要編寫特色教材,突出實用性,前瞻性,具有良好的擴展性,充分關注行業最新動態,緊跟行業前沿技術。
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積極開發自主進程課程、精品課程,倡導微課制作,豐富網絡課程資源,使教學內容從單一化向多元化轉變,拓展學生知識和能力。
3.實訓(習)基地
本專業的實踐教學基礎設施經過長期的建設,已初具規模。建有新能源汽車技術校內實訓中心1個,13個專項實訓區,建筑面積5000平方米,設備價值600余萬元。校內實訓設施集汽車整車銷售、汽車故障診斷、汽車日常使用及維護、汽車維修等技能訓練、模擬真實環境于一體,為學生營造了具有職業氛圍的實踐教學環境。
與行業、企業聯合建立了校外實訓基地,校企緊密合作,為開展頂崗實習、項目教學的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近三年來,與東風襄陽旅行車有限公司、駱駝蓄電池集團等龍頭企業緊密合作,累計在校外實訓基地頂崗實習、職場體驗等達到500人次/年,與校外8家大中型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為“崗學輪訓”人才培養模式的順利實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4、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單位一:東風日產
校企合作單位二:九州新能源汽車公司
5.訂單培養
汽車應用學院立足襄陽城市建設,加強與相關政、校、行、企的全方位合作。先后與圣泰華、車仆等知名企業合作,探索合建“圣泰華現代學徒班”、“圣泰華店長培訓班”、“車仆訂單班”,學生入校就具備雙重身份,即學生入校期間既是學生又是企業的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