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醫學專科學校有哪些?
發布時間:2019-08-26 09:44吉安醫學專科學校有一所——井岡山大學醫學院
井岡山大學醫學教育可追溯到1958年創辦的井岡山大學醫學院,1963年因國家經濟困難停辦。1978年在原井岡山大學醫學院師資基礎上成立江西醫學院吉安分院,1993年經國家教委批準成立井岡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與吉安市衛生學校合署辦校。2003年,井岡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與井岡山師范學院、井岡山職業技術學院合并成立井岡山學院,內設醫學院和護理學院。2012年,在醫學院的基礎上又成立了臨床醫學院。2015年,為推進醫學教育改革,井岡山大學設立醫學部統籌醫學教育管理,內設黨政辦公室、團委與學生工作辦公室、教務管理辦公室、學科建設與科研管理辦公室、醫院管理辦公室等五個職能科室,下轄基礎醫學與藥學學院、臨床醫學院(附屬醫院)、護理學院三個學院。
醫學部有專任教師120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35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32人(另有在讀博士生8人);專任教師中江西省先進工作者1人、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人、江西省教學名師1人、“江西省青年科學家(井岡之星)”培養對象教師1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師7人、省模范教師1人、省衛生系統學術和技術帶頭培養對象9人、校級學術帶頭人3人;兼職碩士研究生導師4人;聘請了第四軍醫大學樊代明院士、日本昭和大學齒學部新谷悟教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胡江元教授、美國加州大學王依瑤教授、悉尼大學醫學部病理系博士生導師包士三教授、英國倫敦大學兒童健康研究所柯遐義博士等為醫學教育專業的客座教授。
醫學類現有臨床醫學、中醫學、口腔醫學、藥學、預防醫學、護理學、康復治療學等7個本科專業,其中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和藥學專業為第一批次本科招生。自恢復建設井岡山大學以來,醫學類專業新生最低錄取分數均高于學校平均水平,尤其是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和藥學專業列入一本批次招生后,新生錄取平均分數高出學校其它專業新生錄取平均分近20分。學校與同濟大學、廈門大學簽訂了聯合培養本科生的協議,臨床醫學、護理學優秀學生可到同濟大學、廈門大學學習;護理專業與韓國又松大學開展了“ 2 + 1 ”聯合培養模式。
學校高度重視醫學教育,近年來不斷加大醫學教育投入。現有醫學實訓、實驗室總面積25000余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5000余萬元;設有生命科學館、基礎醫學實驗中心、臨床技能中心、藥學綜合實驗室、預防醫學綜合實驗室、基礎護理綜合實驗室、康復治療學綜合實驗室和中草藥植物園等10個醫學教學科研實踐平臺;有中國循證教育部網上合作研究井岡山大學分中心、吉安市醫藥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井岡山大學實驗動物中心、吉安市醫療糾紛爭議尸驗中心、井岡山大學神經退行性疾病與衰老研究中心等5個教學科研機構;有直屬三級甲等綜合性附屬醫院1所,編制床位1510張;有三級甲等教學醫院5所,有臨床醫學、中醫學、口腔醫學、護理學等專業的三級甲等實習基地35個、藥學專業實踐基地4個。
醫學教育擁有國家級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3項,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1個,省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門及省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2門,有江西省醫學領先學科建設計劃1個,校重點建設一級學科1個,校重點二級學科2個,校重點建設二級學科3個;設有中國循證醫學教育部網上合作研究中心井岡山大學分中心、吉安市醫藥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井岡山大學實驗動物中心、吉安市醫療糾紛爭議尸驗中心、井岡山大學神經退行性疾病與衰老研究中心等科研機構。
近年來,醫學部教師獲國家級項目28項,省部級各類科研項目52項,省級教改課題36項,獲批科研經費近2200余萬元;發表學術論文400余篇,其中SCI 收錄28篇,EI收錄1篇;大學生創新創業實驗項目獲批國家級7項、省級9項、校級43項。
為迎接國家教育部專業認證,醫學部不斷規范教學行為,完善教學資料,2016年臨床醫學專業和中醫學兩個專業均取得了教育部完全認證,有效期五年。近五年,醫學類畢業生考研平均錄取率為18.5%,多次獲得學校考研先進單位榮譽稱號。臨床醫學畢業生參加國家醫師資格考試(臨床執業醫師)平均通過率高出全國平均水平。畢業生就業形勢良好,“十二五”期間,醫學類各專業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基本上都高于全省本科高校平均水平。
近五年,醫學部學生獲得“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國賽三等獎1項,省賽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國賽銅獎1項,省賽金獎、銀獎及銅獎各1項,銅獎2項;獲批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實驗項目14項,省級大學生創新實驗項目9項;全國高等院校中醫專業大學生創意設計“天堰挑戰杯”大賽二、三等獎各1項,全國大學生基礎醫學創新論壇暨實驗設計大賽三等獎1項、優秀獎3項,江西省商業計劃書競賽三等獎1項等。
相關招生信息
上一篇:贛州醫學專科學校有哪些?
下一篇:宜春醫學專科學校有哪些?
免責聲明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