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強國】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弘揚和踐行教育家精神 培養新時代職教金師
深刻把握教育家精神的第一要求,筑牢師德之魂。弘揚和踐行教育家精神,就是要將師德師風作為第一標準和首要任務。學校構建了黨委統一領導,職能部門分工負責,校院兩級推進,教師自覺遵循的師德師風建設機制。圍繞“制度+教育+宣傳+考核+監督+獎懲”六個方面系統強化師德建設。把弘揚和踐行教育家精神納入教師培養、培訓、日常管理等各環節。全方位分層次開展“師德集中學習教育”專題活動,將師德考核納入單位目標考核和個人年終考核,實行“一票否決”制度。通過舉辦新教工入職儀式、新教師拜師、老教師榮休儀式等活動,傳承師德師風,讓教育家精神成為廣大教師的人生追求。
全面領會教育家精神的內在要求,打通成長通道。弘揚和踐行教育家精神,就是要將教育家精神轉化為教師發展的生動狀態,讓每一位教師找到自己的發展坐標。學校積極探索適合高職特點的教師發展模式,將教師分為教學為主型、科研為主型、社會服務與推廣型三種類型,制定了不同的準入條件、考評指標和發展通道,對教師崗位實行分類管理。改革教師崗位聘任辦法,實行教育教學、科學研究與社會服務工作量互置互換制度,實現了專業教師“能上能下、能進能出”。依托教師發展中心,實施專業教師發展咨詢計劃,建成集師德師風、教育教學、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專業發展為一體的教師發展咨詢平臺,引導教師科學合理地進行職業發展規劃,并不斷自我診斷與改進。積極探索組建專業教師“學習共同體”,打造各類教師團隊,開展“說職教”“說產業”“說專業”“說課程”“說創新”教師集體發展咨詢活動,整體提升教師發展能力。
認真體會教育家精神的價值意蘊,激發發展動力。弘揚和踐行教育家精神,就是要通過科學的評價考核激發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校堅持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以“多維”破“五唯”,不斷完善教師評價標準,優化教師激勵和保障措施,激發教師弘揚踐行教育家精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制定師德師風、教育教學、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專業發展“五項考核”標準,“多維度”考評教師教學工作實績。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以業績貢獻和能力水平為導向、以目標管理和目標考核為重點的競爭性績效工資動態調整機制,構建“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的分配激勵機制。完善教師教育教學重大成果、科研與技術服務重大成果的獎勵機制和重大科研項目的支持機制,形成教師追求卓越的自主發展和“人人增值”的制度環境。同時,重構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聘辦法,以“雙師”資格、企業工作經歷、社會服務業績、企業實踐鍛煉為必要條件,以“代表性成果”和參與社會培訓、科技推廣、專家咨詢、智庫建設方面的實際貢獻為重要指標,突出創新性和應用性特征,暢通職稱評審“綠色通道”,鼓勵教師發揮專業特長,實現優勢成長。
積極挖掘教育家精神的科學內涵,探索創新路徑。弘揚和踐行教育家精神,就是要結合職業教育類型教育特征和學校實際,培養具有職教特色的名師、團隊。學校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與企業共同培養“雙師”。與企業實施“雙導師”教師管理,按“共同培養,互聘互用,雙向流動”的原則開展雙師培養。探索并試點建設“3+X”高水平結構化雙師團隊,通過聘請具有絕技絕藝的技術技能大師作為領頭人,建立專業群技能大師工作室,以“技能大師帶徒”為主要形式,每個專業群創建一支由1名首席教學名師、1名首席技能名師、1名首席思政名師和若干名多專業交叉融合的骨干教師共同組成的高水平結構化雙師團隊,整體形成“德技并修”育人合力。
深入踐行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要義,堅持榜樣引領。弘揚和踐行教育家精神,就是要以先進典型感染人、引領人。學校以教育家精神為指引,重新梳理教師榮譽體系,著力選樹立德樹人的先進典型,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近年來,學校涌現了全國優秀教師朱紅、王紅春,湖北師德先進個人吳樹堂等一批優秀楷模。學校把厚植教育家精神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主要要求,培養了一批高素質教師隊伍。現任全國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4人、國家督學1人,現有全國優秀教師2人、全國技術技能大師1人,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2個、教育部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和團隊1個、教育部裝備專家委員會專家1人、教育部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指導委員會專家庫成員1人。建成國家級教師團隊4個,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6項、首屆全國教材建設獎3項。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將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鍛造大批高素質專業化良匠金師,努力為建設教育強國、人力資源強國和技能型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