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患者,女,72歲。患擴張型心肌病伴慢性右心衰竭5年,長期臥床。皮膚護理時,應著重預防壓瘡發(fā)生的部位是
2020-04-07
A、肩胛部
B、內外踝
C、骶尾部
D、肋骨
E、足跟部
B、內外踝
C、骶尾部
D、肋骨
E、足跟部
正確答案:C
試題解析:患者有擴張型心肌病伴慢性右心衰竭5年病史,擴張型心肌病起病緩慢,常出現(xiàn)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癥狀,如極度乏力、心悸、氣急甚至端坐呼吸、水腫、肝大等。取端坐位可有效減輕腹部張力,減緩腹脹,同時可使部分血液留在下肢和盆腔,減少回心血量,減輕肺部淤血和心臟負擔,改善呼吸困難;另外,還可減輕腹腔臟器對心、肺的壓力,增加肺活量。端坐位的病人取坐位,身體稍前傾,搖起床頭支架呈70°~80°角,膝下支架呈15°~20°角,因此壓力集中于身體最低、且無肌肉包裹或肌肉層較薄、缺乏脂肪組織保護的骨隆突處,即骶尾部(C對)。本題是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與護理學基礎知識的結合,需先根據(jù)右心衰竭判斷患者最常采取的臥位,再根據(jù)受壓部位做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