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術后第2天,患者應采取的體位是
B、半坐臥位
C、頭低足高位
D、中凹臥位
E、俯臥位
正確答案:A
試題解析:(1)頭高足低位主要適用范圍:①頸椎骨折病人進行顱骨牽引時,以利用人體重力作用反牽引力。②減輕顱內壓,以預防腦水腫。③開顱手術后病人。該患者在全麻下行顱內血腫清除術為開顱手術,術后第二天應采取頭高足低位,以降低顱內壓,預防腦水腫(A對);
(2)半臥位的適用范圍:①某些面部及頸部手術后患者。采用半臥位可減少局部出血;②胸腔疾病、胸部創傷或心臟疾病引起呼吸困難的患者。采取半臥位,由于重力作用,部分血液滯留于下肢與盆腔,回心血量減少,從而減輕肺淤血和心臟負擔;同時可使膈肌位置下降,減輕腹腔內臟器對心肺的壓力,肺活量增加,有利于氣體交換,使呼吸困難的癥狀得到改善。③腹腔、盆腔手術后或有炎癥的患者。采用半臥位可使腹腔滲出液流入抗感染性較強的盆腔,促使感染局限,便于引流,還可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膈下膿腫。此外,腹部手術后患者采用半臥位可松弛腹肌,減輕腹部切口張力,緩解疼痛,促進舒適,利于切口愈合。④疾病恢復期體質虛弱的患者。采用半臥位,有利于患者向站立位過渡,使其逐漸適應體位改變(B錯)。
(3)頭低足高位的適用范圍:①肺部分泌物引流,使痰易于排出;②十二指腸引流術,有利于膽汁引流;③妊娠時胎膜早破,防止臍帶脫垂;④跟骨或脛骨結節牽引時,利用人體重力作為反牽引力,防止下滑(C錯)。
(4)中凹臥位又稱休克臥位,主要適用于休克患者。抬高頭胸部,有利于保持氣道通暢,改善通氣功能,從而改善缺氧癥狀;抬高下肢,有利于靜脈回流,增加心排出量而使休克癥狀得到緩解(D錯);
(5)俯臥位的適用范圍:①腰背部檢查或配合胰、膽管造影檢查時;②頸椎手術后或腰、背、臀部有傷口,不能平臥或側臥的患者;③胃腸脹氣所致腹痛的患者。采用俯臥位,可使腹腔容積增大,緩解胃腸脹氣所致的腹痛(E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