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關節炎病人的護理
- 患者,女,48歲,主訴腕、手指近端指間關節腫痛1年,近2個月情況加重,早晨手部活動僵硬可達數小時,且手部出現了如圖所示的畸形改變,該疾病最可能為( )2020-04-10
- 患者,女性,68歲, 農民,2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雙腕、雙手關節和雙膝、踝、足、跖趾關節腫痛,伴晨僵,時間約 30 分鐘,疼痛以夜間明顯,影響行動。 實驗室檢查:血沉55mm/h,RF(+) 關節X線檢查:雙手骨質疏松,腕部關節間隙變窄, 最可能的診斷是2020-04-10
- 抗幼年類風濕關節炎治療的主要藥物是2020-04-10
- 類風濕關節最基本的病理變化是2020-04-10
- 患者女,35歲,職員。因雙肘、胸、手指近端指間關節腫痛2年。加重2周,以類風濕關節炎收入院,醫囑給予潑尼松、布洛芬和青霉胺等藥物治療?,F患者訴惡心、反酸和胃部不適。護士向患者解釋引起此癥狀的原因最可能是2020-04-10
- 患者女,45歲?;硷L濕關節炎,自訴最近晨僵較嚴重,下列緩解晨僵的護理措施正確的是2020-04-10
- 下列為預防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發生晨僵而采取的護理措施中,錯誤的是2020-04-10
- 患者,女性,55歲。主因雙肘、腕、手指近端指間關節腫痛3年,加重2個月,以類風濕關節炎收入院。經休息、藥物治療后,現病情緩解,下一步最主要的護理是2020-04-10
- 患者,女性60歲,患風濕關節炎10年。患者現仍有關節腫痛,雙手尺側偏向畸形,持物困難,生活不能自理。針對該患者的護理措施,錯誤的是2020-04-10
- 下列類風濕關節炎活動期的護理措施中,錯誤的是2020-04-10
-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緩解期的護理措施中最重要的是2020-04-10
- 為緩解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關節疼痛,常選用的藥物是()2020-04-10
- 類風濕關節炎的實驗室檢查中陽性發生率最高的是2020-04-10
- 類風濕關節炎最常出現的部位是2020-04-10
- 可作為判斷類風濕關節炎病情活動度的指標是2020-04-10
-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特點是2020-04-10
- 對類風濕關節炎的描述不正確的是2020-04-10
- 類風濕關節炎的基本病理改變是2020-04-10
- 類風濕因子是一種2020-04-10
- 患者女,30歲。診斷類風濕關節炎入院,經使用藥物治療后患者關節疼痛減輕,但出現體重增加、滿月臉、向心性肥胖。提示存在何種藥物的副作用2020-04-10
- 1
- 2 共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