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2016年單招汽車技術服務與單獨營銷考試大綱
發布時間:2016-07-22 12:45文章來源:技能高考網編輯:陽陽
2016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學校招收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單獨招生考試
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技能考試大綱
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技能考試大綱
一、考試性質
2016年湖北省普通高校招收中職畢業生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考試(以下簡稱專業理論考試)是由中等職業學校(包括中等專業學校、職業高中、技工學校和成人中專)機械類相關專業畢業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技能考試,應當具有一定的信度、效度和必要的區分度。
二、考試依據
(一)依據《國家職業技能標準》(人社廳發﹝2009﹞66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2009年5月25日公布施行。
1. 職業(工種)名稱:汽車修理工
(1)職業定義:使用工、夾、量具,儀器儀表及檢修設備進行汽車的維護、修理和調試的人員。
(2)職業等級:初級(國家職業資格五級),職業編碼:6-06-01-02
(3)職業能力特征:具有一定的學習、計算和表達能力;具有一定的空間感和形體知覺;手指、手臂靈活,動作協調。
(二)參照《關于印發中等職業學校機械制圖等9門大類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大綱的通知》(教職成﹝2009﹞8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9年5月4日。
1. 中等職業學校機械制圖教學大綱
2. 中等職業學校機械基礎教學大綱
3. 中等職業學校金屬加工與實訓教學大綱
4. 中等職業學校機械常識與鉗工實訓教學大綱
(三)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確定和最新頒布施行的汽車維修質量檢驗技術國家標準與行業標準。
1.《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例》GB7258-1997
2.《汽車大修竣工出廠技術》GB/T 3798.1-2005和GB/T 3798.2-2005
3.《汽車發動機大修竣工技術條件》GB/T3799.1-2005和GB/T3799.2-2005
4.《營運車輛技術等級劃分和評定要求》JT/T1981-2004
三、考試方法
2016年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單獨招生考試分為應知(專業知識)和應會(技能操作)兩部分,考試總分為490分,考試成績為兩部分之和,分為合格和不合格,294分(含)以上為合格,293分(含)以下為不合格。
應知部分考試采用計算機輔助進行專業知識考試(簡稱“機考”),考試時間為60分鐘,試卷滿分150分,考生提交答卷時顯示成績。
應會部分考試采取實操考試方式,要求考生運用汽車相關知識,完成拆裝汽車發動機相關系統和測量汽車相關零部件操作考試。考試時間為120分鐘,試卷滿分340分。
四、考試內容和評分辦法
以形成的中職畢業生從業能力為立足點,實現技能考試內容與中職畢業生從業技能需要的相互兼容,在識記、理解、運用、綜合運用各個層面,充分融合專業知識和技能操作的職業技能要素,合理運用專業知識考試、技能操作測量手段,將專業知識融入技能操作考試內容,將技能操作融入專業知識考試內容。
第一部分 專業知識考試內容和要求
本考試大綱以國家職業標準汽車修理工(初級工)要求為主要依據,同時參考教育部發布實施的中等職業學校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大綱和湖北省中等職業學校教學用書。
本考試大綱所涉及的考試范圍主要包括“鉗工基本知識”、“ 汽車常用材料”、“ 機械制圖的基本知識”、“ 常用數和物理的基礎知識及法定計量單位”、“ 電工學的基礎知識”、“ 汽車的一般構造和工作過程” 、“汽車維護作業與技術要求”、“汽車修理的一般知識”等八類基礎課程,主要測試考生理解和掌握有關基本理論、基本知識,以及運用相關理論、知識,分析和解決基本問題的能力。
一、鉗工基本知識
(一)鉗工常用設備、工具、量具、儀表的名稱、規格、用途和使用方法
(二)測量、劃線、鑿削、銼削、鋸割、鉆孔、攻絲、套絲、刮削、研磨等鉗工基本操作方法、步驟、和安全操作規程
二、汽車常用材料
(一)汽車用主要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的種類、牌號、性能及應用
(二)汽車用燃料、潤滑油(脂)、工作液牌號意義及其選用方法
(三)汽車輪胎的規格及選用
三、機械制圖的基本知識
(一)國家標準(機械制圖)的基本規定
(二)公差與配合的基本概念及標注方法
(三)簡單零件圖的識讀知識
四、電工學的基礎知識
(一)電和磁的基礎知識
五、常用數和物理的基礎知識及法定計量單位
(一)常用數學和物理的基礎知識
(二)我國的法定計量單位及其換算
六、安全操作規程
(一)電工、鉗工及汽車維修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七、汽車的一般構造和工作過程
(一)國產汽車車型及主要技術性能參數
(二)汽車的總體構造及基本工作原理
(三)汽車發動機的工作過程和總體構造
(四)曲柄連桿機構的組成和功用
(五)配氣機構的組成和功用
(六)汽、柴油機燃料系的組成和功用
(七)冷卻系的組成和功用
(八)潤滑系的組成和功用
(九)汽車傳動系的組成和功用及動力傳遞過程
(十)汽車轉向系的組成和功用
(十一)汽車制動系的組成和功用
(十二)汽車行駛系的組成和功用
(十三)汽車用蓄電池的組成和功用
(十四)交流發電機與調節器的組成和功用
(十五)起動機的組成和功用
(十六)點火系的組成和功用
八、汽車維護作業與技術要求
(一)汽車維護的必要性
(二)汽車維護的級別及各級維護的周期
(三)日常維護、一級維護、二級維護的作業項目和技術要求
(四)二級維護前的檢測及附加作業
九、汽車修理的一般知識
(一)汽車主要總成修理標準及工藝規范
(二)汽車主要零件的修理尺寸分級和動平衡要求
(三)汽車主要總成修理拆裝要領和安全操作規程
(四)發動機的裝配工藝及技術要求
十、專業知識考試評分辦法
考試內容、題型、難易程度大致分別如下表所示:
1.內容大致比例
2016年湖北省普通高校招收中職畢業生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考試(以下簡稱專業理論考試)是由中等職業學校(包括中等專業學校、職業高中、技工學校和成人中專)機械類相關專業畢業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技能考試,應當具有一定的信度、效度和必要的區分度。
二、考試依據
(一)依據《國家職業技能標準》(人社廳發﹝2009﹞66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2009年5月25日公布施行。
1. 職業(工種)名稱:汽車修理工
(1)職業定義:使用工、夾、量具,儀器儀表及檢修設備進行汽車的維護、修理和調試的人員。
(2)職業等級:初級(國家職業資格五級),職業編碼:6-06-01-02
(3)職業能力特征:具有一定的學習、計算和表達能力;具有一定的空間感和形體知覺;手指、手臂靈活,動作協調。
(二)參照《關于印發中等職業學校機械制圖等9門大類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大綱的通知》(教職成﹝2009﹞8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9年5月4日。
1. 中等職業學校機械制圖教學大綱
2. 中等職業學校機械基礎教學大綱
3. 中等職業學校金屬加工與實訓教學大綱
4. 中等職業學校機械常識與鉗工實訓教學大綱
(三)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確定和最新頒布施行的汽車維修質量檢驗技術國家標準與行業標準。
1.《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例》GB7258-1997
2.《汽車大修竣工出廠技術》GB/T 3798.1-2005和GB/T 3798.2-2005
3.《汽車發動機大修竣工技術條件》GB/T3799.1-2005和GB/T3799.2-2005
4.《營運車輛技術等級劃分和評定要求》JT/T1981-2004
三、考試方法
2016年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單獨招生考試分為應知(專業知識)和應會(技能操作)兩部分,考試總分為490分,考試成績為兩部分之和,分為合格和不合格,294分(含)以上為合格,293分(含)以下為不合格。
應知部分考試采用計算機輔助進行專業知識考試(簡稱“機考”),考試時間為60分鐘,試卷滿分150分,考生提交答卷時顯示成績。
應會部分考試采取實操考試方式,要求考生運用汽車相關知識,完成拆裝汽車發動機相關系統和測量汽車相關零部件操作考試。考試時間為120分鐘,試卷滿分340分。
四、考試內容和評分辦法
以形成的中職畢業生從業能力為立足點,實現技能考試內容與中職畢業生從業技能需要的相互兼容,在識記、理解、運用、綜合運用各個層面,充分融合專業知識和技能操作的職業技能要素,合理運用專業知識考試、技能操作測量手段,將專業知識融入技能操作考試內容,將技能操作融入專業知識考試內容。
第一部分 專業知識考試內容和要求
本考試大綱以國家職業標準汽車修理工(初級工)要求為主要依據,同時參考教育部發布實施的中等職業學校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大綱和湖北省中等職業學校教學用書。
本考試大綱所涉及的考試范圍主要包括“鉗工基本知識”、“ 汽車常用材料”、“ 機械制圖的基本知識”、“ 常用數和物理的基礎知識及法定計量單位”、“ 電工學的基礎知識”、“ 汽車的一般構造和工作過程” 、“汽車維護作業與技術要求”、“汽車修理的一般知識”等八類基礎課程,主要測試考生理解和掌握有關基本理論、基本知識,以及運用相關理論、知識,分析和解決基本問題的能力。
一、鉗工基本知識
(一)鉗工常用設備、工具、量具、儀表的名稱、規格、用途和使用方法
(二)測量、劃線、鑿削、銼削、鋸割、鉆孔、攻絲、套絲、刮削、研磨等鉗工基本操作方法、步驟、和安全操作規程
二、汽車常用材料
(一)汽車用主要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的種類、牌號、性能及應用
(二)汽車用燃料、潤滑油(脂)、工作液牌號意義及其選用方法
(三)汽車輪胎的規格及選用
三、機械制圖的基本知識
(一)國家標準(機械制圖)的基本規定
(二)公差與配合的基本概念及標注方法
(三)簡單零件圖的識讀知識
四、電工學的基礎知識
(一)電和磁的基礎知識
五、常用數和物理的基礎知識及法定計量單位
(一)常用數學和物理的基礎知識
(二)我國的法定計量單位及其換算
六、安全操作規程
(一)電工、鉗工及汽車維修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七、汽車的一般構造和工作過程
(一)國產汽車車型及主要技術性能參數
(二)汽車的總體構造及基本工作原理
(三)汽車發動機的工作過程和總體構造
(四)曲柄連桿機構的組成和功用
(五)配氣機構的組成和功用
(六)汽、柴油機燃料系的組成和功用
(七)冷卻系的組成和功用
(八)潤滑系的組成和功用
(九)汽車傳動系的組成和功用及動力傳遞過程
(十)汽車轉向系的組成和功用
(十一)汽車制動系的組成和功用
(十二)汽車行駛系的組成和功用
(十三)汽車用蓄電池的組成和功用
(十四)交流發電機與調節器的組成和功用
(十五)起動機的組成和功用
(十六)點火系的組成和功用
八、汽車維護作業與技術要求
(一)汽車維護的必要性
(二)汽車維護的級別及各級維護的周期
(三)日常維護、一級維護、二級維護的作業項目和技術要求
(四)二級維護前的檢測及附加作業
九、汽車修理的一般知識
(一)汽車主要總成修理標準及工藝規范
(二)汽車主要零件的修理尺寸分級和動平衡要求
(三)汽車主要總成修理拆裝要領和安全操作規程
(四)發動機的裝配工藝及技術要求
十、專業知識考試評分辦法
考試內容、題型、難易程度大致分別如下表所示:
1.內容大致比例
序號 | 知識點 | 所占比例 |
1 | 機械基礎知識 | 20% |
2 | 汽車基本原理及構造 | 40% |
3 | 汽車維護與使用常識 | 20% |
4 | 分析與操作能力 | 10% |
5 | 安全文明知識 | 5% |
6 | 職業素養 | 5% |
2.題型大致比例
序號 | 題型 | 所占比例 |
1 | 單項選擇題 | 60% |
2 | 判斷題 | 40% |
3.難易大致比例
序號 | 難易程度 | 所占比例 |
1 | 較易題 | 35% |
2 | 中等難度題 | 50% |
3 | 較難題 | 15% |
第二部分 技能操作考試內容與評分辦法
技能操作考試按照汽車修理工(初級工)技術等級標準,參考中等職業學校的汽車修理工技能訓練內容,要求考生熟練選用工、夾、量具,儀器儀表及檢修設備進行汽車的維護、修理和調試,熟練運用檢修設備和工具完成汽車維護,拆裝,檢修和調試,及檢修質量控制。
一、技能操作考試內容
(一)工量具選用和場地布置
1.能根據拆裝要求正確選用拆裝工具和量具;
2.能保證所有工具量具擺放整齊;
3.能夠使裝配前工作臺面和待拆發動機外表干凈整潔。
(二)正確使用拆裝設備完成活塞連桿組的拆裝
1.能夠對活塞做標記、編號;
2.能夠正確使用工具拆卸活塞連桿組;
3.能夠正確使用工具拆卸活塞環;
4.能夠正確使用工具拆卸活塞銷;
5.能將拆下的機件按正確位置放置。
(三)清潔所有拆卸零件
1.能正確使用工具清除活塞頂部和活塞環槽內部的積炭;
2.能正確清洗所有拆卸零件。
(四)目視檢查項目
1.能正確檢查連桿軸頸有無麻點和損傷;
2.能正確檢查氣缸內壁有無垂直劃痕
3.能正確檢查活塞有無損壞,活塞與連桿及曲柄銷的配合情況,連桿軸瓦有無麻點、損傷,連桿螺栓轉動是否正常,有無明顯間隙。
(五)測量
1.能正確使用千分尺、游標卡尺和量缸表;
2.能正確進行氣缸直徑測量;
3.能正確進行活塞直徑測量;
4.能正確進行活塞環端隙、側隙的測量;
5.能正確進行連桿螺栓的測量;
6.千分尺、游標卡尺應清潔;
7.測量桿和調整墊片應選定合適,并正確組裝氣缸測量表;
8.千分尺、游標卡尺和量缸表讀數正確;
9.能正確記錄作業單,并做出結論。
(六)組裝活塞
1.能正確使用工具安裝活塞環;
2.能按照原來的安裝位置組裝連桿軸承;
3.應檢查連桿軸承對正情況;
4.活塞環、連桿軸承、活塞銷等處注意要潤滑;
5.活塞環必須按照正確的位置進行錯口;
6.應檢查活塞安裝工具是否有毛刺或損壞;
7.能將活塞按正確位置裝入氣缸,并按規定力矩緊固連桿螺母;
8.旋轉曲軸,曲軸應轉動靈活;
9.翻轉缸體,第一、四缸活塞放置于上止點位置。
(七)日常維護(部分)作業
1.能正確讀取車輛VIN碼,能正確識別車型、顏色;
2.能正確讀取蓄電池電壓,并檢查電壓是否正常;
3.能正確檢查發動機機油液面高度是否正常;
4.能正確檢查轉向助力油液面是否正常;
5.能正確檢查制動液液面是否正常;
6. 能正確檢查玻璃洗滌液液面是否正常;
7. 能正確檢查冷卻液液面是否正常;
8. 能正確檢查發動機倉有無油污;
9. 能正確檢查油液管路有無泄漏;
10.能正確檢查輪胎及輪輞是否正常;
11.能正確檢查和讀取四個輪胎氣壓;
12.能正確檢查玻璃、左右后視鏡及燈具是否正常;
13.能正確檢查全部防水密封條、門框壓條是否正常;
14.能正確檢查車身外表、前/后保險杠和裙板的表面油漆是否正常;
15.能正確檢查外表有無破損。
(八)安全文明操作
1.考試過程中要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避免出現人身和設備事故。
2.愛護工具、量具和考場內的其它設備、設施。
3.遵守操作規程,講文明禮貌。
4.考試結束后應認真清理工具、量具和其它附具。
二、技能操作考試評分辦法
(一)技能操作評分標準
序號 | 項目 | 配分 | 內容 | 給分標準 | 分值 | 得分 |
一 | 拆卸活塞連桿組 | 60分 |
拆卸前 |
旋轉曲軸,檢查轉動是否正常 將所拆活塞轉到下止點位置,檢查有無缸肩和積炭 連桿和連桿蓋裝配記號是否一致 |
10 10 10 |
|
拆卸活塞連桿組 |
用指針式扭力扳手分兩次拆卸連桿螺栓,并按照原來的安裝位置放置 取下連桿軸承蓋和連桿軸承,按正確的位置放置 用橡膠錘推出活塞連桿組,推出過程中連桿不得觸碰氣缸。 |
10 10 10 |
||||
二 | 清潔所有拆卸零件 | 8分 | 鏟刀清除積炭 | 活塞頂部和活塞環槽內部 | 1 | |
清洗 |
活塞和連桿 連桿軸承 連桿軸承蓋 連桿螺栓 活塞環 氣缸 連桿軸頸 |
1 1 1 1 1 1 1 |
||||
三 | 目視檢查項目 | 12分 | 連桿軸頸 | 連桿軸頸有無麻點和損傷 | 2 | |
氣缸內壁 | 氣缸內壁有無垂直劃痕 | 2 | ||||
活塞連桿 |
活塞有無損壞 活塞與活塞銷座的配合情況 連桿軸承座有無麻點、損傷 連桿螺栓轉動是否正常,有無明顯間隙 |
2 2 2 2 |
||||
四 | 測量 | 40分 | 氣缸直徑測量 |
清潔千分尺 千分尺正確校零 清潔游標卡尺 使用游標卡尺確定氣缸基本尺寸 選定合適的測量桿和調整墊片 正確組裝氣缸測量表 讀數正確 正確記錄作業單,并做出結論 |
5 5 5 5 5 5 5 5 |
|
30分 | 活塞直徑、氣缸與活塞油膜間隙測量 |
測量位置正確(距離活塞底部12.60mm位置) 千分尺讀數正確 正確記錄作業單,并作出結論 |
10 10 10 |
|||
50分 | 第一道氣環的側隙 |
在3個位置測量側隙 正確記錄作業單,并作出結論 |
10 10 |
|||
第一道氣環的端隙 |
利用活塞將活塞環推入缸體深度>50.00mm 測量活塞環端隙 正確記錄作業單,并作出結論 |
10 10 10 |
||||
10分 | 連桿螺栓測量 | 測量連桿螺栓長度,正確記錄作業單,并作出結論 | 10 | |||
五 | 裝配 | 80分 |
組裝活塞 |
按照原來的安裝位置組裝連桿軸承 檢查連桿軸承對正情況 潤滑活塞環、連桿軸承、活塞銷等處 按照正確的位置進行錯口 |
10 10 10 10 |
|
活塞裝入氣缸 |
檢查活塞安裝工具是否有毛刺或損壞 將活塞按正確位置裝入氣缸 分兩次將連桿螺母旋緊到規定扭矩30N.m 用角度計將連桿螺母旋轉180度 旋轉曲軸,檢查是否轉動靈活,翻轉缸體,清潔活塞頂部和缸體上平面,將第一、四缸活塞放置于上止點位置 |
5 10 10 5 10 |
||||
六 | 安全文明操作 | 50分 | 安全文明操作 | 工作臺面整理 | 10 | |
工具量具識別與擺放 | 10 | |||||
遵守安全操作規程 | 10 | |||||
考試后清理工具、量具 | 10 | |||||
考試后清理場地衛生 | 10 | |||||
完成時間: | 分 秒 | |||||
總 分: |
(二)考試組織與要求
1、考生考試采用實操方式進行,活塞連桿組的拆卸、清洗、目測檢查、測量、裝配、文明生產以完成步驟及該項目的完成情況給予評分。評判分A、B、二類,正確完成為A,滿分;沒有進行該步驟為B,零分。
2、考生在完成實操活塞連桿組拆裝和相關零件測量后,提交實操作業記錄表,以結果評判打分。
3、當監考老師發現考生有重大事故隱患時,有權予以制止。
4、考生故意違反安全文明生產或發生重大事故,取消考試資格。
5、監考老師要在備注欄中注明考生違紀情況。
1、考生考試采用實操方式進行,活塞連桿組的拆卸、清洗、目測檢查、測量、裝配、文明生產以完成步驟及該項目的完成情況給予評分。評判分A、B、二類,正確完成為A,滿分;沒有進行該步驟為B,零分。
2、考生在完成實操活塞連桿組拆裝和相關零件測量后,提交實操作業記錄表,以結果評判打分。
3、當監考老師發現考生有重大事故隱患時,有權予以制止。
4、考生故意違反安全文明生產或發生重大事故,取消考試資格。
5、監考老師要在備注欄中注明考生違紀情況。
聯系報名
相關資訊
技能高考





單獨招生

![湖北省2017年高職院校單獨招生考試問答[官方版]](http://www.baiyaocun.cn/images/defaultpic.gif)



培訓動態
免責聲明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