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理工學院遙感科學與技術
本專業積極開展校企合作、協同育人,與光谷北斗、南方數碼等多家業內知名企業聯合設立實習實訓基地,深化產教融合,積極開展訂單班教學,為行業輸送搶手人才。本專業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業教師1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湖北名師”1人,享受湖北省政府專家津貼1人,海歸博士及國內知名大學博士各1人。
一、所屬學科門類、專業類
學科門類:工學; 專業類:測繪類; 專業代碼:081202
二、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遙感基本理論和知識,具有無人機低空遙感影像獲取、圖形圖像信息處理、影像解譯、分析以及計算機視覺和電子技術應用能力,掌握從影像中恢復重建三維空間信息和識別影像上目標屬性的方法,能夠在城市規劃、環境保護、設計院(所)、地理國情監測、政府應急部門、地理信息企業等從事規劃、設計、管理和生產等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三、培養規格
(一)學制與學位
基本學制4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學位。
(二)培養要求
1.通識教育要求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志存高遠、腳踏實地、遵紀守法、追求卓越,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3)具有一定的人文素養,較高的文化品位,正確的審美情趣;
(4)具有較強的人際交往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5)具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2.專業教育要求
(1)熱愛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能在遙感工程實踐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職業道德和規范,履行責任;
(2)掌握遙感數據分析處理和遙感技術應用等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數字化測繪技術,具備遙感數據獲取、數據處理、數據分析、專題信息提取及應用的基本技能;
(3)熟悉遙感領域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
(4)了解本專業相關的學科前沿及發展動態。
3.創新創業教育要求
(1)具有批判精神和創新意識;
(2)具備初步的研究能力,能運用所學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進行空間信息分析和應用的創新嘗試;。
(3)能夠獨立撰寫合格的創業計劃書。
四、課程體系
(一)總體結構
總學分:180
課程結構及學分構成如下:
學 分 類 別 | 學分及所占總學分比例 | 必修與選修學分分布 | 理論與實踐學分分布 | ||
必修學分及所占總學分比例 | 選修學分及所占總學分比例 | 理論學分及所占總學分比例 | 實踐學分及所占總學分比例 | ||
通識教育 | 55(30.55%) | 47(85.5%) | 8(14.5%) | 43(78.18%) | 12(21.82%) |
專業教育 | 111(61.67%) | 89(80.18%) | 22(19.82%) | 61(54.95%) | 50(45.05%) |
創新創業教育 | 14(7.78%) | 8(57.14%) | 6(42.86%) | 10(71.43%) | 4(28.57%) |
合 計 | 180 | 144(80.00%) | 36(20.00%) | 114(63.33%) | 66(36.67%) |
(二)課程設置
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設置詳見教學計劃表。
1.專業核心課
專業核心課程1:測繪學概論(2學分)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測繪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測繪學的研究內容和學科分支,了解測繪學的學科地位和作用,培養學生熱愛測繪地理信息事業的職業素養。
專業核心課2:無人機航空攝影測量(5學分)
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掌握無人機航空攝影測量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具備航測相片外業調繪以及影像信息識別、處理、提取和表達的基本技能,培養學生樹立服務社會的能力和意識。
專業核心課3:遙感原理與應用(3學分)
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掌遙感原理與應用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測定典型地物的波普特征曲線、遙感圖像糾正以及專題信息提取的能力,培養學生積極探索的職業精神。
專業核心課4:數字圖像處理(3學分)
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掌握數字圖像處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圖像變換、圖像增強、圖像編碼、圖像復原與重建的能力,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良好職業素養。
專業核心課5:遙感圖像解譯(4學分)
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掌握遙感圖像解譯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人工目視解譯以及人機交互圖像解譯的基本能力,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勇于創新的意志品格。
專業核心課6:GNSS定位原理與應用(3學分)
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掌握GNSS定位原理與應用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GNSS靜態和動態測量以及數據處理的基本能力,培養學生熱愛我國北斗產業的職業品格。
專業核心課7: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2學分)
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掌握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備條件平差和間接平差的能力,具備對測量數據進行平差處理和精度分析的能力,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的職業態度。
專業核心課8:GIS原理與應用(3學分)
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掌握GIS原理與應用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多源數據錄入、空間分析、時態演化和報告生成的能力,培養學生有不斷學習和適應發展的能力。
專業核心課程9:測量學(4學分)
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掌握測量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等常規測繪儀器使用的基本能力,具備平面控制測量和高程控制測量的基本能力,培養學生服務測繪地理信息產業的職業精神。
專業核心課10:大地測量學基礎(2學分)
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掌握大地測量學基礎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精密導線測量和精密水準測量的基本能力,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職業素養。
2.專業主要(集中)實踐教學環節
實踐環節名稱 | 學時 | 學分 | 開設學期 | 教學目標 |
認識實習 | 1W | 1 | 2 | 了解遙感行業現狀,了解無人機遙感現場作業流程和無人機影像處理流程,為后續學習專業課程提供感性認識。 |
測量學實訓 | 2W | 2 | 2 | 熟練掌握圖根控制網選點布網的方法,掌握常規測量儀器的使用方法,具備平面控制測量和高程控制測量的基本能力。 |
數字圖像處理課程設計 | 2W | 2 | 3 | 熟練掌握圖像直方圖及其應用,掌握二值圖像處理的方法,具備圖像復原與重建、數據壓縮、分類等技術。 |
遙感圖像解譯課程設計 | 2W | 2 | 4 | 熟練掌握遙感圖像人工目視解譯以及計算機自動識別分類的基本方法,具備制定分類方案的能力。 |
數據庫課程設計 | 2W | 2 | 4 | 熟練掌握數據庫數據錄入、時態分析、報告生成的方法。 |
無人機航空攝影測量實訓 | 2W | 2 | 5 | 熟練掌握航空攝影測量基本作業流程和各工序的技術要領,具備航測相片外業調繪以及影像信息識別、處理、提取和表達的能力。 |
GNSS定位原理與應用實訓 | 2W | 2 | 5 | 熟練掌握GNSS控制網布設方法,掌握GNSS靜態測量和動態測量的基本方法,具備數據處理的能力。 |
畢業實習 | 12W | 12 | 7-8 | 學生進入遙感相關行業企業單位,通過畢業實習,掌握無人機航空攝影測量的外業流程和內業數據處理方法;掌握數字化測繪技術;同時培養學生團隊協作,與人溝通、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養成良好的綜合專業能力,為畢業設計和走上工作崗位奠定基礎。 |
畢業綜合訓練 | 10W | 10 | 7-8 | 通過參與遙感實際工程項目進行畢業綜合訓練,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加深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遙感數據獲取、數據處理、數據分析、專題信息提取技術;掌握GNSS定位測量技術和和GIS技術;掌握數字圖像處理技術。著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分析、獨立工作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獨立獲取新知識、運用新知識的能力;養成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創新能力。 |
合計 | 35W | 35 |
其他招生信息
上一篇:武昌理工學院建筑學專業
下一篇:武昌理工學院土木工程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