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工程管理專業建設
1.社會需求和發展前景
工程管理專業是20世紀80年代初改革開放之后,應社會主義建設的需求設立的。工程管理是新興的工程技術與管理交叉復合性學科,其基礎學科是土木工程與管理科學。畢業生可從事工程咨詢、工程項目施工、房地產開發與經營的相關工作,專業覆蓋面寬,從業范圍廣。隨著我國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及城鎮化建設的推進,社會對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生的需求更加迫切。
2.專業定位與人才培養模式
2.1專業定位與辦學思路
我校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定位于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2012年順利通過教育部新建本科院校合格水平評估。工程管理專業是跨行業、多學科背景的專業,根據市場調查和畢業生反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養的以土木工程學科為依托的工程管理專業學生更會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有著廣泛的社會需求,而且需求呈逐年增長的態勢。
我校從2008年開始招收工程管理專業本科學生,畢業生可獲得工學學士學位。我校注重工程管理專業學生技術能力的培養,牢牢確立“土木工程技術為核心”的學科方向,努力為地方經濟發展培養高層次應用型本科人才。
2.2專業建設規劃與實施
2.2.1指導思想
我校依照“提升內涵上層次,服務地方促發展”的總體要求,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密結合地方經濟與社會發展,注重實踐技能與應用型人才培養,深化教學改革,創新教學方法,與企業與社會需求相接軌,不斷提升本系的綜合競爭實力。
2.2.2基本原則
我校以能力培養為主線,以基地建設為基礎,以團隊建設為重點,以課程建設為核心,以校企合作平臺建設為切入點,以評價體系建設為保障,努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現有工程管理專業辦學水平。
2.2.3總體目標
十三五期間,工程管理專業發展總體目標是:規模相當、管理規范,凸顯工程管理(建筑節能方向)戰略性新興產業計劃專業的鮮明特色。到2020年,工程管理專業將會成功通過教育部專業水平評估,在校生規模將達到600人;加強教學改革,力爭把本專業建設為學校特色專業,并在省內同類專業中具有影響力。
2.3人才培養模式
2.3.1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具備土木工程技術、材料工程技術、管理學、經濟學與法律基本知識,掌握現代管理科學的理論、方法和手段,獲得工程師及經濟師的基本訓練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本專業涵蓋工程項目管理、工程投資與造價管理兩個熱門方向。
2.3.2培養模式
工程管理專業教學團隊結合長江中游城市圈建筑業在城鎮化建設中發展狀況、人才需求及我校辦學定位,以市場為導向,打造工程管理專業的特色,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多次與企業專家及歷年畢業生溝通,修訂人才培養方案,突出土木工程技術應用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構建基于核心能力培養的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以特色求發展。2015年成功申報湖北省戰略新興產業人才項目,單設工程管理(節能方向),著力培養掌握建筑節能技術的畢業生,服務地方經濟。
3.人才培養方案
3.1專業名稱
學科代碼:1201
學科門類:管理科學與工程類
專業代碼:120103
校內專業代碼:B1010
3.2培養規格
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土木工程技術知識;
(2)掌握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論與方法;
(3)掌握相關的經濟理論;
(4)熟悉工程建設項目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具有運用計算機輔助解決管理問題的能力;
(6)了解國內外工程管理的發展動態;
(7)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4.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
4.1主干學科與核心課程
4.1.1主干學科
管理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
4.1.2核心課程
建筑制圖、工程測量、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學、工程經濟學、工程結構、建筑工程造價、裝飾工程計量與計價、安裝工程造價、建筑CAD、工程項目管理、工程招投標及合同管理、房地產估價、房地產開發與經營
4.2教學改革
4.2.1完善課程體系
目前,已建成以職業需要為核心、知識多元為目標的課程體系,保證學生就業所需基本技能的學習和訓練,課程體系符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需求。建立教學內容更新機制,不斷完善、更新教學內容。
4.2.2教學改革
教學團隊不斷改進教學方法,采用多媒體教學、實踐教學、施工現場實訓等多種教學手段,運用分組討論、項目導向、案例教學、啟發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融“教、學、做”為一體,加強學生自主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并結合實際情況適當引入雙語教學。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慕課和翻轉課堂等教學模式的涌現,顛覆著傳統課堂和傳統教法,沖擊著教師的思維定勢,教學團隊應用信息技術教學的內驅力正與日俱增。目前,正在依托《工程經濟學》,建設精品資源共享課及慕課。
4.2.3教材建設
現階段工程管理專業所選用的教材符合學校要求,強應用、重實效,選用高水平教材進行教學活動,使用情況良好。教學團隊自編的教材也已被使用于工程管理專業課程教學,由于教材的創新性、實用性教材也被兄弟院校接納為課程指定教材,運用于教學之中,在業界形成良好的口碑。
5.師資隊伍建設
5.1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建設是辦好專業的基本保證,工程管理專業發展結合實際需求,在專業師資方面,有計劃、有重點地采取進修培養和引進人才相結合的方針,每年引進1-2名教師,到2020年,工程管理系專兼職教師將達到30人左右,同時工程管理專業將努力加大人才培養力度,鼓勵老師學習提高,攻讀學位、外出進修等。爭取到2020年,師資隊伍結構合理、博士占全體教師的60%以上,高級職稱人數50%以上,雙師型教師達80%以上,整體提高教學團隊的教學水平和實踐技能。
5.2師資隊伍結構
5.2.1專業教師情況
我院已引進廣州工業大學工程管理系主任馮為民教授及武漢理工大學工程管理系主任方俊教授作為工程管理專業兼職教授,目前,已形成一支高素質、結構合理、以雙師制導師教學團隊為核心的教師隊伍,即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達40%以上,具有博士研究生學歷的達45%以上,擁有一個校級教師團隊、一個校級科研團隊。具有高級職稱以上的教師均在教學一線為本科生授課。
5.2.2專業帶頭人
我院重視專業帶頭人的建設,通過國內外進修、到企業參加實踐和研究、優先給予科研和教研項目立項等方式培養工程管理帶頭人的教學及科研水平。
6.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是學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化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是學生獲取、掌握知識的重要途徑。結合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性強的特點和人才培養要求,加強實踐教學工作是工程管理專業建設重要組成部分。
6.1實踐教學環節設定
分類制訂實踐教學標準,增加實踐教學比重,加強實踐教學管理,提高實驗、實習、實踐和畢業設計(論文)質量,實驗開出率為100%,嚴格執行培養方案規定的實習實訓時間、實習項目、實習內容且效果較好,各類實習完成率為100%。
6.2實踐教學方法改革
實踐教學方法改革是推動實踐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關鍵。我院把加強實踐教學方法改革作為專業建設的重要內容,重點推行基于問題、基于項目、基于案例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加強綜合性實踐科目設計和應用。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支持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創新性實驗、創業計劃和創業模擬活動。
6.3實踐教學隊伍建設
建材學院加大教師培訓力度,不斷提高教師實踐教學水平。主動聘用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業人才。鼓勵教師增加實踐經歷,參與產業化科研項目,積極選派相關專業教師到社會各部門進行掛職鍛煉。統籌安排教師指導和參加學生社會實踐活動。
6.4積極發揮學生主動性
學生是實踐教學的對象,也是開展實踐教學、社會實踐活動的主體。我院充分發揮學生在實踐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建立和完善合理的激勵機制,加大表彰力度,激發學生參與實踐的自覺性、積極性。支持和引導班級、社團等學生組織自主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發揮學生在實踐教學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作用。
7.實訓基地建設
我院已將工程項目管理沙盤模擬實驗室、房屋查驗實驗室建設、招投標模擬實驗、BIM技術應用工程中心、工程造價管理軟件實驗室等資源進行整合,組建土木工程實訓中心,并建設成開放性實驗室,實現資源校內共享,提高校內實驗實習基地建設的規模與水平。
同時,加強與校外教學實踐基地合作,實行“雙師型”教學模式,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堅持不斷的實訓,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實踐教學模式取代傳統的教師主體式的模式,構建主動適應社會發展所需人才的培養體系,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8.教材與圖書資料
我院通過十二五專業建設,依托校專業綜合改革平臺、省教育廳教學立項及省教育廳十二五教育規劃等教科研項目,已購置2000冊左右專業書籍,為學生查閱文獻,學習專業技能提供條件。
十三五期間,將加大圖書室建設,并且利用本校的校園網、Bb網絡教學平臺(BlackboardAcademicSuit)、成熟的計算機網絡教學管理體系等眾多的資源,為老師的和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參考資料。使大多數同學都能通過圖書館和互聯網查詢資料,滿足在課程學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環節中的需要;也為教師們的科研、教改和教學工作提供大量的資源。
9.社會服務
我院將依據專業人才優勢與技術優勢,開展社會培訓和技術服務工作。積極為武漢市東湖高新示范區多家建筑類企業開展“造價員、施工員、監理員”等的培訓工作,協助企業制定職工培訓工作規范,深入企業開展職業資格考試服務。與職業技能鑒定所合作,為企業開展高級工、技師職業技能鑒定培訓與考試工作。組織教師為企業提供工程預決算、招投標、項目策劃等生產服務,積極與企業聯合開展技術攻關,協助企業解決生產中亟待解決的各種技術問題。
10.質量監控
我院擁有較完善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每個學年度兩個學期均有期中教學質量檢查,有院校兩級教學督導機構和制度、課程教學評價體系、實驗教學評價體系、實習評價體系、畢業綜合實訓環節評價體系,通過學生評教制度、院內教學自我評價及校教學評價,確保院校兩級教學質量監控能正常運行。專業各主要教學環節有質量標準且執行情況良好。
11.人才培養質量
我院非常重視工程管理專業技能培養,注重培養大學生的獨立思考精神、創新思維,建立工程管理專業創新教育中心,設立大學生科研基金,通過學科競賽、職業技術競賽、社會實踐等課外科技文化活動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并且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在實踐技能比賽中積累了一定經驗。具體比賽項目如下:
表一 職業技能大賽
序號 | 競賽名稱 | 指導教師 | 獲獎級別 |
1 | 2013年獲得了全國廣聯達工程項目管理沙盤模擬大賽 | 萬力、戴曉燕、 謝莎莎 | 二等獎 |
2 | 2015年獲得了第六屆全國中高等院校BIM應用比賽 | 萬力、戴曉燕、 謝莎莎 | 二等獎 |
表二 創業大賽
序號 | 大賽名稱 | 參與成員 | 獲獎 級別 |
1 | 2014年“創青春精彩在沃”湖北省大學生創業大賽 | 10工管尙志力、 方家樂 | 銅獎 |
目前,工程管理專業學生已獲得22項國家級發明專利,創造了良好的獨立創新的氛圍。
12.專業特色與創新
工程管理專業教學團隊注重特色培育,在專業建設中注重與土木工程的整合,注重土木工程技術能力的培養,將管理人才培養做到“管理”與“工程”的真正結合,突出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現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特色。
目前,在國內外普及推廣的(BIM)技術具有提升項目的整體管理水平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優點,隨之建筑行業對掌握基于BIM技術的工程項目管理人才有著迫切的需求。教學團隊已結合我院已建成的基于BIM技術的建設工程虛擬仿真綜合實訓平臺,組建BIM技術應用工程中心,將培養掌握BIM技術的工程項目管理人才列入專業建設規劃中。突出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滿足市場需求,保障學生就業的競爭實力。著力培養適應地方經濟建設迫切需要的應用型本科人才,在同類院校中開啟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