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首義學院機器人工程
機器人工程(本科,四年制,工學學士學位,校企合作共辦專業)
工業機器人作為智能制造業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裝備和手段,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制造業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標志。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大機器人市場,隨著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轉變,工業機器人人才資源稀缺。本專業響應國家政策,順應行業內人才的巨大缺口,依托武昌首義學院機電與自動化學院的優勢資源,融合機器人產業鏈的前沿技術包,堅持以學生的學習成果為導向的教育模式,打造“知識、能力、素養并重;理論學習與技術實踐融通;校內教學與企業實踐互補”的課程培養體系。本專業開展產教深度融合育人模式,并獲批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4項。
培養目標:結合先進制造業發展,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備人文社會科學素養,數學、外語、物理及計算機基礎理論扎實,掌握工業機器人領域的機械、控制、管理方面的專業知識和工程實踐能力,具備國際視野、創新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能夠從事智能制造業、戰略新興制造業相關領域的先進機電裝備設計與制造、機械系統集成開發、機器人調試與維護、智能生產線運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主干課程:畫法幾何與機械制圖、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液壓與氣壓傳動、機械制造工藝裝備設計、數控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概論及認知、工業機器人技術基礎、機器人機械系統設計、工程測試與信號處理、單片機原理及應用、機電傳動控制、機電設備故障診斷與維護、自動機與自動線、機械工程項目管理、機器人視覺識別技術、工業機器人在線編程與調試、工業機器人工程仿真綜合實踐、工業機器人工作站設計課程設計、工業機器人集成設計綜合實踐、工業機器人故障診斷與保養綜合實踐、工業機器人項目方案設計與管理綜合實踐等。
培養模式:
1.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高校教師、行業專家、企業工程師共同參與制定培養方案及專業化教材。教師隊伍由專兼職老師共同組成,企業工程師參與專業核心課程的授課,校青年教師可派駐企業學習培訓。
2.校企共建“工業機器人技術實踐教學中心”,為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搭建更高平臺。本專業與武漢金石興機器人自動化工程有限公司、歐特克中國公司等知名企業共建了一系列的機器人實驗室及數字化設計實驗室,實踐教學內容實時對接先進制造、工業機器人及機電產品數字化設計的產業技術需求。
3.以學生的學習成果為導向,將工作過程“做中學,學中做”的任務驅動、項目教學、信息化教學等先進理念融入到教學中。還原現場設備真實的生產環境,合理運用教學任務,讓學生對知識、能力、素養得到全面培養。校企深度合作為學生提供了“學校學習—企業實踐—就業”的一體化培養模式。
就業領域:先進制造及工業機器人相關行業人才需求旺盛。根據中國制造2025發展規劃,到2025年國內工業機器人裝機量將達到100萬臺,大概需要20萬工業機器人相關的技術人才,行業缺口巨大。學生畢業后可廣泛就業于先進制造企業、研究院所及工業機器人相關領域,如:工業機器人及先進機電設備的系統設計領域、編程與調試領域、集成服務技術領域、自動化工作站設計領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