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修復與保護
發布時間:2019-10-09 09:54
專業名稱 文物修復與保護
基本修業年限 三年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職業道德、人文素養、藝術修養和文化素質,掌握文物(包括可移動和不可移動文物)保護修復相關的基本知識,具備應用傳統方法和現代科學手段進行文物修復與保護技術的能力,從事社會文化部門和文博行業文物修復與保護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就業面向
主要面向各類博物館、紀念館、圖書館、檔案館和文物保護、考古研究、古建維修等專業機構,從事文物修復與保護工作。
主要職業能力
1.具備對新知識、新技能的學習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
2.具備開展相關實驗室與現場試驗,編寫保護修復方案的能力;
3.具備使用專業工具及材料,進行文物殘損部位的補全、粘結及表面全色的能力,能夠使用涂覆工具或設施封護文物表面;
4.具備拍攝照片、繪圖和記錄、編寫修復文檔的能力;
5.具備對文物現狀進行勘察,明確病害及發生機理的能力,并能對文物狀況進行研判, 提出保護修復方法;
6.掌握文物鑒定的知識和技能;
7.掌握運用適當的工具、設備和現代科學技術手段清除文物本體病害的方法,具備對文物進行必要的加固能力;
8.了解文物本體材質,掌握文物保護的傳統工藝。
核心課程與實習實訓
1.核心課程
文物保護法概論、文物學、中國通史、文物保護修復理論、文物保護修復技術、繪圖、攝影等。
2.實習實訓
在校內進行教、學、做合一的實訓。
在文博考古、圖書館,以及檔案館,以及各類從事文物修復與保護的企業進行實習。
職業資格證書舉例
文物修復師 古建筑工 文獻修復師
銜接中職專業舉例
文物保護技術
接續本科專業舉例
文物保護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