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市民族職業技術學校好不好?
發布時間:2019-05-17 14:16 進入恩施市民族職業技術學校招生網
強化基礎設施建設,辦學條件有了明顯改善。根據州委州政府兩次現場辦公會議的要求和恩施職業技術學校建設與發展規劃,推進了基礎設施建設。先后維修了校長辦公樓、行政辦公樓、學生公寓與食堂,改建了東大門和北大門,新建主教學大樓已于2009年秋季學期投入使用,校園網建設工程基本完成,實驗實訓大樓改擴建工程即將完工,校園廣場、學生公寓及校園“五化”(綠化、美化、香化、亮化、凈化)等工程正在建設之中。 六是全員創建文明單位,精神文明建設有了新發展。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文明單位”后,又確定了“躋身省級最佳文明單位之列,并向國家級文明單位邁進”的目標,并制定了方案和制度,在全院開展了爭創文明單位、爭當文明個人、爭做文明家庭、爭建文明小區的活動,個個建設文明單位、人人爭當文明個人蔚然成風,呈現出良好的文明風尚。同時,校園文化建設、民主法制建設、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2005年,經檢查驗收,該校再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精神文明單位”。
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明顯提高。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和州委關于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文件精神,推行黨風廉政建設層層責任制,全面實施校務公開、民主監督制度,堅持民主集中制、責任追究制,健全了各種規章制度,筑牢了從源頭治理腐敗的防線。切實加強干部的教育與培養,不斷提高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在堅持中心學習小組學習制度的同時,認真開展了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和“三項學習教育”等學習教育活動,提高了黨員和干部的素質,加強了基層組織,密切了群眾關系,推動了各項工作。
堅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管理體制改革、后勤服務改革、考核評價辦法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等各項內部改革,激發了活力,推進了學院的建設與發展。同時,在認真總結“十五”工作、精心籌劃未來發展的基礎上,制定了“十一五”規劃,描繪了建設與發展的藍圖。
強化科學研究,積極服務地方經濟建設。成立了科技處和七個研究所,組織教職工廣泛開展科研和社會服務活動。五年來,在全國公開刊物上發表學術研究論文80余篇,編寫出版教材12部,科研課題結題20項,3項研究成果獲省、州級科技成果獎。采用送科技下鄉、技術指導、技術咨詢、“結對子”幫扶和定點服務等多種形式服務當地經濟建設,先后為農民送去科技資料近20萬份,對農民開展技術指導和技術咨詢5萬余人次,為農村贈送圖書2000余冊,并幫扶恩施黃泥塘、來鳳大河與百福司、建始高坪、巴東大支坪等鄉(鎮)的部分行政村脫貧致富。
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明顯提高。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和州委關于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文件精神,推行黨風廉政建設層層責任制,全面實施校務公開、民主監督制度,堅持民主集中制、責任追究制,健全了各種規章制度,筑牢了從源頭治理腐敗的防線。切實加強干部的教育與培養,不斷提高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在堅持中心學習小組學習制度的同時,認真開展了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和“三項學習教育”等學習教育活動,提高了黨員和干部的素質,加強了基層組織,密切了群眾關系,推動了各項工作。
堅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管理體制改革、后勤服務改革、考核評價辦法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等各項內部改革,激發了活力,推進了學院的建設與發展。同時,在認真總結“十五”工作、精心籌劃未來發展的基礎上,制定了“十一五”規劃,描繪了建設與發展的藍圖。
強化科學研究,積極服務地方經濟建設。成立了科技處和七個研究所,組織教職工廣泛開展科研和社會服務活動。五年來,在全國公開刊物上發表學術研究論文80余篇,編寫出版教材12部,科研課題結題20項,3項研究成果獲省、州級科技成果獎。采用送科技下鄉、技術指導、技術咨詢、“結對子”幫扶和定點服務等多種形式服務當地經濟建設,先后為農民送去科技資料近20萬份,對農民開展技術指導和技術咨詢5萬余人次,為農村贈送圖書2000余冊,并幫扶恩施黃泥塘、來鳳大河與百福司、建始高坪、巴東大支坪等鄉(鎮)的部分行政村脫貧致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