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師范學院排名2025年最新全國排名第441

鞍山師范學院2025年排名公布,排名結果參照校友會排名、軟科排名、U.S.News世界大學排名。排名指標包括教育質量、畢業生就業質量、師資力量、科研水平等選項。以下是鞍山師范學院2025年國內排名及世界排名信息,排名數據僅供參考。
鞍山師范學院排名
排名類型 | 國內排名 |
校友會排名 | 441 |
軟科排名 | 462 |
US世界排名 | 0 |
鞍山師范學院簡介
鞍山師范學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師范院校,坐落于擁有世界第一玉佛、亞洲著名溫泉、國家名勝千山,享有“中華寶玉之鄉”“祖國鋼鐵之都”“奧運冠軍之城”美譽的優秀旅游城市、全國文明城市——遼寧省鞍山市。
學校始建于1958年,1993年升格為本科,2004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合格評估,2013年獲批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2019年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2023年獲批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在60余年的辦學歷程中,學校秉承“博雅兼上、知行合一”的校訓,堅持“育人為本、質量立校、服務社會”的辦學理念,堅持“師范性、地方性、應用型”的辦學定位,堅定不移地走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道路,形成了優良的辦學傳統,為國家基礎教育、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了10余萬名優秀畢業生,遍布祖國的各條戰線。
學校占地面積75余萬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35.37萬平方米。設有1個學部,17個學院(系),1個附屬中學。固定資產總值近4.3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23億元。圖書館藏書118萬冊。
學校現有教職員工1172人,其中專任教師843人。入選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2人,省“興遼英才”青年拔尖人才1人,市地方領軍人才3人,市突出貢獻專家2人,市杰出專家1人,市高端人才101人。有省級教學團隊4個,省級優秀研究生導師團隊1個,省級專業帶頭人8人,省級教學名師18人,省優秀研究生導師2人,省優秀教師6人。
學校現有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教育碩士)、招生領域11個,全日制本科招生專業38個、高職專科招生專業8個,涵蓋教育、文、理、藝術、管理、工、法、歷史8個學科門類。本專科生招生省份29個。各類在校學生23000余人,全日制在校學生15000余人,其中教育碩士研究生近300人、普通本科生近12000人、普通專科生近3000人,已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留學生教育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
學校現有省級一流本科教育示范專業6個,省級示范專業1個,省級轉型發展試點專業4個,省級向應用型轉變示范專業2個,省級創新創業改革試點專業1個,省級現代學徒制示范專業1個。省級教學成果獎32項,教育部教職委重點建設課程2門,國家一流課程1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76門,省級精品課程19門,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教學名師和團隊3個,國家級規劃教材12部,省級優秀教材14部,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7個。近五年來,獲批教育部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5項,省級各類教學研究項目60項,省級虛擬教研室試建設試點2個,省級現代產業學院3個。我校獲批全國工商聯產教融合示范實訓基地建設單位、遼寧省第二批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
學校現有高水平省級科研平臺基地6個(遼寧省天然產物活性分子開發及利用重點實驗室、鞍山師范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工業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基地、遼寧特色文化資源開發與利用研究基地、遼寧省縣域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研究基地、遼寧工業文化理論與發展研究基地)。近五年來,承擔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247項,發表核心期刊以上論文數590余篇,授權專利53項,多位教師獲遼寧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遼寧省自然科學學術成果獎,由學校主辦的《鞍山師范學院學報》在全國發行。
學校堅持“一體兩翼”的學科專業結構布局,堅定不移把教師教育作為實現學校奮斗目標、提升辦學聲譽和核心競爭力的基礎性工程,特別是學前教育專業已經成為遼寧省幼兒園師資重要的人才培養基地。學校積極推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與鳳凰教育集團、中興通訊、達內集團、中軟國際教育集團等知名企業合作培養專業人才,成立了社會治理學院、健康產業學院,積極與區域文化、旅游、體育、健康等產業對接,社會服務能力明顯增強。
學校著力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積極構建“面向需求、學生為本、能力為重、協同育人”的課程體系和人才培養模式,大力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近來年,學校先后獲得“第九屆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獎”“全國先進班集體”“全國活力團支部”“全國百優創業社團”“全國優秀共青團員”等榮譽。學生參與科研立項、公開發表論文及各類科技大賽獲獎數量逐年增加,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獲獎數量和級別不斷攀高,畢業生去向落實率始終保持較高水平。
學校充分揮人文藝術學科優勢,助力區域城市文化建設。依托劉蘭芳藝術研究中心、國學中心、里仁美術館,開展千山文化、北方陶瓷、鞍山評書傳承、工業遺產、鞍山地方史等區域特色文化的研究、整理、傳播工作。對鞍山礦山、礦坑、廢舊高爐等工業文化遺產資源進行系統設計,助力鞍鋼成功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學校在國家開放大局中謀劃新作為,著力推進學校國際化辦學進程。作為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際中文教師獎學金生接收院校、中文考試考點和遼寧省高校國際化水平評估試點學校,學校累計培養來自49個國家的長短期留學生5000多人。學校先后與28個國家和地區的124所海外高校和27個教育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校際交流合作關系,交流范圍涵蓋六大洲,在推動學校教育國際化發展進程,構建深層次、寬領域、全方位的辦學體系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學校成立“國際漢語言文化中心”,聘請“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等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開展學科交叉研究,促進國際中文教育等學科發展與碩士點建設,努力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近年來,學校社會影響不斷擴大,是全國地方高校教師教育聯盟副主席單位、“三北”地區高師院校協作單位、遼寧省文化藝術交流基地、遼寧省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基地、遼寧省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遼寧省首批勞動教育示范校。學校還先后獲得“全國首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共建共育基地”“遼寧省思想道德建設示范校”“遼寧省來華留學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
面向未來,學校將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內涵發展為核心,為建成教師教育特色鮮明的地方高水平應用型大學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