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理工學院排名2025年最新全國排名第409

湖北理工學院2025年排名公布,排名結果參照校友會排名、軟科排名、U.S.News世界大學排名。排名指標包括教育質量、畢業生就業質量、師資力量、科研水平等選項。以下是湖北理工學院2025年國內排名及世界排名信息,排名數據僅供參考。
湖北理工學院排名
排名類型 | 國內排名 |
校友會排名 | 409 |
軟科排名 | 408 |
US世界排名 | 0 |
湖北理工學院簡介
湖北理工學院是一所以工為主、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普通高等學校,地處近代中國民族工業搖籃的湖北省黃石市。學校占地面積124.4萬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65.06萬平方米,背靠青龍山,環繞磁湖水,環境優美,景色如畫,被譽為最美的校園。
學校于1975年建校,1977年開辦本科專業,經歷了湖北省高等學校黃石高工班、武漢工學院(黃石分院)、黃石高等專科學校等辦學階段,2004年升本成立黃石理工學院,2010年全國首批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11年更名為湖北理工學院,湖北省應用型高等學校聯盟理事長單位和首屆輪值主席單位。在湖北省屬高校中率先參加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2019年獲評“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2021年獲“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狀”,2022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2024年獲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學校設有16個教學院部,有工、理、經、管、醫、文、教、藝8個學科門類,57個本科專業和資源與環境、機械、生物與醫藥3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學校堅持立德樹人,始終以學科建設為引領,已有“生態環境修復與健康”、“智能制造”2個省級高校優勢特色學科群;“環境工程”、“機械工程”、“藝術學理論”和“藥學”4個省級重點(培育)學科。“臨床醫學”學科在2021年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是學校國際學術水平和學科影響力提升的重要標志。
學校以一流專業建設為牽引,強化人才培養地位,已有臨床醫學、環境工程、小學教育、漢語言文學等專業通過了專業認證,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和國家級本科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各1個,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4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個,省級優秀基層教學組織16個,省級教學團隊9個;省級“荊楚卓越人才”協同育人計劃專業5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本科專業6個,省級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本科專業6個;國家級一流課程2門,省級一流課程68門,省級精品(開放)課程14門;有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2個,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和供需對接就業育人項目118項。
學校各類科技創新和教學實踐平臺為高質量人才培養和高水平成果產出,提供有力支撐。擁有國家級院士工作站1個、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個、國家級專利導航服務基地1個、省級研究生工作站1個、省級優秀中青年科技創新團隊14個、湖北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3個、省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4個、湖北省高校院所專利轉化基地1個、湖北省中試基地1個、省級大學科技園1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6個、省級生產力促進中心2個、省級中小企業共性技術推廣中心1個,與黃石市共建企校聯合創新中心47個。有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國家環境保護培訓基地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6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省級大學生實習實訓基地6個、省級服務外包人才培養(訓)基地2個、省級環境監測人才培訓基地1個、省級知識產權培訓基地1個、省級高校大學生創新活動基地1個、省級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1個。院士專家工作站被評為“湖北省示范院士專家工作站”,“全國示范院士專家工作站”。
學校館藏圖書122余萬冊,電子資源數據庫19個(含電子圖書182.44萬種)。學校現有固定資產總值12.62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23億元,體育場館設施齊全。
學校現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含留學生)19000余人。學校現有教職工1360余人,專任教師1137余人,其中教授129人,副教授391人,博士391人,在讀博士17人,博士在專任教師中占比達到34.4%,高級職稱在專任教師中占比達到45.7%。教師中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5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2人;湖北省“百人計劃”人選5人,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1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湖北省政府專項津貼專家10人,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4人;楚天學者計劃人選15人;湖北省產業教授5人;黃石市有突出貢獻專家10人;黃石市“東楚英才”46人;學校從國內外著名高校聘請了2名院士和30多名有影響的學者擔任兼職教授。
學校秉持OBE理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提升,創新創業教育走在全省前列。近三年,學生在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電子設計、機械創新設計等學科競賽中獲得省級以上獎項數量共2700余項,其中國家級400余項、省級2300余項;學生承擔省級以上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240余項。近五年,畢業生畢業去向落實率平均90%以上,曾獲“湖北省就業工作先進高校”,2021年獲評教育部“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培訓基地”。畢業生深受國有大中型企業、高端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的青睞,許多校友已成為所在企業、單位的骨干和高管,榮獲省級勞模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成為行業翹楚;有不少校友創辦的企業成功上市,成為行業領跑者。創新創業教育成果斐然,培育和孵化大學生創業公司200余家,創新創業基地被認定為人社部“全國創業孵化示范基地”、科技部“國家級眾創空間”、湖北省政府首批“省級雙創示范基地”、省教育廳首批“湖北省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省人社廳首批“湖北省大學生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和“省級創業學院”、省科技廳“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省級3A眾創空間”、省經信廳“省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學校是國家級青春健康教育示范基地。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與美國、英國、意大利、馬來西亞、韓國等國家30多所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了學術交流和合作關系,開展了學生交換、師資互訪、科研合作等多方面的交流合作。學校常年聘請外籍專家、教師20余人。經教育部批準,與新西蘭尼爾森馬爾伯勒理工學院、美國梅里馬克學院以及美國北肯塔基大學合作舉辦中外合作辦學本科教育項目,合作項目在校生近850人。學校發展來華留學生教育,招收臨床醫學本科專業外國留學生近150名。
先后與省內外地方政府、國家級科技園區、國內知名企業共建了2個非獨立設置的二級學院;與本地醫療集團共建了3個臨床學院;與省內外企業共建了近20個研究院和研發中心;與武漢理工大學、武漢科技大學等湖北省高校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200余名。
學校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確立了“建設特色鮮明的現代化應用型大學”的發展目標。全校師生秉承“明德、格物、經世、致用”的校訓,弘揚“艱苦創業、自強不息、敢為人先、開放創新”的理工精神,堅持質量立校、人才強校、學科領校、創新興校、開放活校、文化美校、依法治校,打造綠色理工、文明理工、數智理工、美麗理工、平安理工、幸福理工,致力于高質量應用型人才培養,擔承新時代大學的歷史使命,奮力譜寫創新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