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女子學院排名2025年最新全國排名第456

中華女子學院2025年排名公布,排名結果參照校友會排名、軟科排名、U.S.News世界大學排名。排名指標包括教育質量、畢業生就業質量、師資力量、科研水平等選項。以下是中華女子學院2025年國內排名及世界排名信息,排名數據僅供參考。
中華女子學院排名
排名類型 | 國內排名 |
校友會排名 | 456 |
軟科排名 | 452 |
US世界排名 | 0 |
中華女子學院簡介
中華女子學院(全國婦聯干部培訓學院)(以下簡稱“學校”)是全國婦聯所屬、教育部批準備案的全國第一所公辦全日制本科女子普通高等學校,前身是1949年由蔡暢、鄧穎超、康克清等革命前輩創辦的新中國婦女職業學校。1995年,學校遷址并啟用現校名。1996年,學校開始舉辦普通本科教育。2002年,學校由成人高校轉制為普通高校。2019年,學校正式加掛“全國婦聯干部培訓學院”牌子。2021年,學校正式獲批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24年,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在學校設立“全球婦女發展合作交流培訓基地”。
學校現有教職工476人、全日制在校生4291人[1]。設有婦女發展學院、法學院、社會工作學院、兒童發展與教育學院、文化傳播與藝術學院、管理學院、數據科學與信息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部、國際教育學院等教學院部。設有法律、社會工作、教育3個專業碩士授權點。本科現有招生專業18個,涵蓋法學、教育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藝術學、工學7個學科門類。學前教育、法學、女性學、服裝與服飾設計、播音與主持藝術5個專業為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社會工作、漢語國際教育、人力資源管理3個專業為北京市一流專業建設點。
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高等教育發展規律,貫徹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始終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同步、與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同行、與世界婦女進步事業發展同向。2021年,全國婦聯黨組批準《中華女子學院(全國婦聯干部培訓學院)改革方案》,明確了“1個陣地、1個窗口、1個搖籃、1個基地”的改革目標,即把學校建設成為婦聯干部和婦女干部培訓的重要陣地,中國婦女對外交流交往的重要窗口,培養服務社會、服務婦女事業、服務家庭工作和婦聯工作的人才搖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理論、家庭建設研究與創新的基地。
自2019年加掛全國婦聯干部培訓學院牌子,學校開始承擔婦聯干部調訓任務和面向社會開展的婦女干部培訓工作。截至目前,舉辦各級婦聯、婦女干部培訓班100余期,累計培訓學員近2萬余人。培訓覆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并注重向民族地區、定點扶貧地區傾斜,學員來自省(區、市)級、地市級、縣級、鄉鎮、村社區等不同層級。
作為國家婦女交流交往的重要窗口,納米比亞總統夫人、津巴布韋總統夫人、加蓬總統夫人、布隆迪總統夫人、肯尼亞總統夫人等先后來校訪問。為落實習近平主席2015年全球婦女峰會重要講話精神,學校自2016年起開始承辦商務部發展中國家婦女人才短期培訓項目和碩士學歷學位項目,共培養培訓了100個國家近1300名發展中國家女官員。2019年,彭麗媛教授親切會見學院全體在校學員,此項目還被寫入了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21年《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學校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媒介與女性”教席單位、中國女子高等院校聯盟理事長單位、中國婚姻家庭研究會秘書處單位、中國婦女研究會婦女教育專委會秘書處單位、世界女子教育聯盟成員等。
學校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力培養具有家國情懷、男女平等意識、創新精神、國際視野、“四自”特質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應用性人才。擁有一批國家級省部級教學團隊、教學名師。學校著力打造國家級婦女研究智庫,設有家庭建設研究院、全國第一個設立的女性學專業、前聯合國副秘書長兼聯合國婦女部署執行主任任榮譽教授的全球女性發展研究院、全國唯一的中國女性圖書館。學校教師深度參與婦女兒童家庭相關法律、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婦女/性別研究形成優勢和特色。承擔了《民法典》《中國婦女發展綱要》《反家庭暴力法》等政策法規的起草、修訂工作。發布婦女教育、婦女發展藍皮書等形式推出高質量研究成果,為婦女工作提供智力服務。
著眼未來,學校將繼續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堅持“質量立校、特色興校、人才強校、環境美校”的治校方略,秉承“崇德、至愛、博學、尚美”的校訓精神,深化綜合改革,厚植辦學特色,奮力譜寫建設一流女子大學和國家級干部培訓學院的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