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學院排名2025年最新全國排名第421

遼東學院2025年排名公布,排名結果參照校友會排名、軟科排名、U.S.News世界大學排名。排名指標包括教育質量、畢業生就業質量、師資力量、科研水平等選項。以下是遼東學院2025年國內排名及世界排名信息,排名數據僅供參考。
遼東學院排名
排名類型 | 國內排名 |
校友會排名 | 421 |
軟科排名 | 488 |
US世界排名 | 0 |
遼東學院簡介
遼東學院地處鴨綠江畔、黃海之濱,坐落在英雄的抗美援朝出征地、中國最大最美的邊境城市——遼寧省丹東市,具備沿邊沿海沿江區位特點,處在中國朝鮮語教育與朝鮮半島問題研究的最前線,是面向朝鮮半島開展國際教育合作交流的橋頭堡,是距離國境線最近的大學,是唯一抗美援朝出征地本科院校,也是遼寧省唯一承擔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項目和鄉村醫生委托定向培養項目的高校。多年以來,學校立足地方、服務遼寧、面向東北、走向全國、對接國際,堅持走“綜合性”“應用型”“國際化”辦學之路,努力建成有特色、高質量的地方應用型大學。
堅持守正創新,鑄就“綜合性”發展基石。學校高等教育始于1948年安東省立農業專科學校。新中國成立后,丹東地區十余所辦學歷史悠久、區域特色鮮明、文化底蘊厚重的高等學校,經過不斷建設改革發展,于2003年4月合并組建為遼東學院。具備農技類、師范類、紡織類、財經類、醫護類等傳統專業優勢,既有農醫理工科基礎,又有財經師范類底色,目前設有13個有全日制學生的二級學院,設置 49個本科專業、22個高職專業,涵蓋經濟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九個學科門類,獲批1個省級重點培育學科、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26個省級各類優質專業。學校現有教職工1547人、專任教師963人,“雙師雙能型”教師占比51%、高級職稱教師占比46%、碩士以上學位教師占比88%。擁有一批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千人層次、省優秀教師、省教學名師等專家學者。學校有臨江、金山北苑、金山南苑、經山、五龍背等多個校區,總占地面積86萬多平方米,建筑總面積近41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近8.4億元,圖書館藏書117萬多冊,全日制在校生1.6萬余人。
服務社會發展,聚力“應用型”人才培養。學校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緊扣遼寧新時代“六地”目標定位,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務地方,聚焦地方人才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利用地緣優勢與特色,著力建設鴨綠江研究院項目,與6個跨學科研究院共建共促,搭建起人才培養“大平臺”。“六館一路一中心一廣場”持續建設,邊境民族文化、城市紅色文化與校園銀杏文化交相輝映,成為學校文化育人名片。多年來,對鴨綠江流域歷史、文化、民族、生態保護及國土安全研究,特別是高句麗歷史文化、遼東長城文化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抗美援朝精神課程入選中組部精品黨課展播、專題宣講報告獲中宣部表彰,“紅杜鵑”計劃持續助力鄉村基礎教育,深化大中小學思政一體化建設,構建了文化傳承“強載體”。擁有遼寧省功能紡織材料重點實驗室、遼寧省水環境放射性預警監測技術重點實驗室和遼寧省藍莓新品種育種與采后處理重點實驗室等3個省級重點實驗室;藍莓及小漿果種植技術、熊蜂周年繁育等關鍵核心技術的攻克推進了產業的發展;“梳理及成紗質量”關鍵核心技術、“環保阻燃劑”關鍵技術和地方特產柞蠶絲生態染整技術等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激發了質量提升“新活力”。堅持立德樹人、因材施教、強化能力、注重素質,致力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聚力打通中職、高職、應用型本科教育乃至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銜接渠道,既有訂單式培養、校企合作班,又有行業學院的持續建設,架設起人才成長“立交橋”。辦學以來,向社會輸送各類高素質應用型人才20余萬人。
發揮地緣優勢,打造“國際化”辦學亮點。學校著力做足“邊”的文章、不斷釋放“海”的潛力、持續激發“江”的活力,深化國際交流合作,助力遼寧向東、向北開放。發揮毗鄰優勢,打造對朝合作制高點,在朝鮮建立了全國首所“孔子學院”,連續18年通過國家漢辦向朝鮮派遣漢語言教師,指導朝鮮中學生獲全球漢語大賽總冠軍,在國內唯一開設朝鮮特色課程,并聘用朝鮮籍教師擔任本科教學工作;擴大對外交流,豐富合作辦學增長點。與韓國、日本、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國等國家多所高校建立了長期的友好交流合作關系,與韓國友好學校開展“2+2”學生雙學位聯合培養項目、與俄羅斯下諾夫哥羅德國立技術大學舉辦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4+0”國際合作項目;積極貫徹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招收中亞等國家在內的自費留學生550人;獲批3項教育部語合中心“中文+技能”培訓項目,設有HSK(漢語言水平)考試點。是遼寧省為數不多的中文國際教師獎學金生資格校,目前招收中文國際教師獎學金生700余人,以高質量國際中文教育提升中華文化傳播力影響力。
面向未來,遼東學院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乘著建設新時代應用型大學和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的東風,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打好“邊疆特色牌”、走好“自強實干路”,秉持“知行并重、致用為本”的辦學理念,踐行“明德篤學、踐履惟新”的校訓精神,承揚“固本安疆、自強不息”的大學精神,堅持教育固邊、科技強邊、人才支邊、學術興邊,擦亮底色、彰顯特色、增添亮色,全面推動有特色、高質量的地方應用型大學建設,為遼寧乃至東北的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