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郵電大學排名2025年最新全國排名第296

西安郵電大學2025年排名公布,排名結果參照校友會排名、軟科排名、U.S.News世界大學排名。排名指標包括教育質量、畢業生就業質量、師資力量、科研水平等選項。以下是西安郵電大學2025年國內排名及世界排名信息,排名數據僅供參考。
西安郵電大學排名
排名類型 | 國內排名 |
校友會排名 | 296 |
軟科排名 | 196 |
US世界排名 | 1938 |
西安郵電大學簡介
西安郵電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以信息科學技術為特色,工、管、理、經、文、法、藝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普通高等學校,是我國特別是西北地區信息產業和現代郵政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
學校始創于新中國成立初期,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陜西和甘肅兩省郵電人員訓練班及隨后的西安郵電學校。1959年經國務院批準設立西安郵電學院,是國家在西北地區重點建設的唯一郵電類普通高校,2012年更名為西安郵電大學。學校先后隸屬于郵電部和信息產業部,2000年劃轉到陜西省,現由陜西省人民政府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建,是陜西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陜西省“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全國首批試辦邊防軍人子女預科班的高校、西北地區唯一承擔亞太電信組織和東盟培訓任務的高校。
在長期的發展歷程中,凝練形成了“愛國、求是、奮進”的西郵校訓,弘揚“艱苦奮斗、自強不息、開拓進取”的西郵精神,遵循“教研統一、開放辦學、人文與科學并重”的辦學理念,贏得了良好的學術聲譽和社會聲望。被中共陜西省委、陜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陜西省“先進集體”、陜西省“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先進集體”、陜西省“文明校園”稱號,被省教育廳授予“依法治校示范校”稱號,被西安市人民政府授予“園林式單位”稱號。
學校坐落在西安市南郊,占地1500余畝,設有長安、雁塔兩個校區,現有在校學生近2萬人。設有14個教學科研單位,2個國家級工程實驗室,29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研究中心。學校現有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在新一輪學科評估中7個一級學科上榜,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綜合水平位列省屬高校之首。工程學和計算機科學2個學科進入ESI學科排名全球前1%,通信工程、電力電子工程、交通運輸工程等3個學科進入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榜單,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空間安全、電子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等7個一級學科上榜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榜單。現有49個本科專業,其中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5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16年7月,陜西省人民政府、國家郵政局簽約,共建西安郵電大學現代郵政學院、郵政研究院。
學校現有教職員工1700余人,具有高級職稱者600余人。教師隊伍中有國家級人才、全國優秀教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陜西省人才計劃、陜西省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二三級教授、省級教學名師等人才項目和榮譽獲得者100余人次。有雙聘院士4人,客座教授150余人。
學校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構建了知識探究、能力建設、人格養成、紅色基因“四位一體”的育人模式,積極踐行“新工科”,深入推進“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大力實施“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拔尖創新人才培養”“3+1創新教育培養”“校企合作雙導師培養”,開設物流管理順豐班、網絡空間安全特長班,產學協同、科教協同育人模式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成效。獲批國家級教學項目35項,省級教改立項73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省級教學成果獎57項;獲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省級教學團隊28個,省級高層次研究團隊6個。學校不斷深化就業創業教育改革,成立全國首家“就業學院”,將就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榮獲“全國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50強”、“中國創業創新典型示范高校”、全國首批“百城千校”試點院校等榮譽稱號,獲批“宏志助航計劃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培訓基地”“陜西省高校畢業生就業研究中心”,打造了就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西郵品牌。
學校以信息科學技術學科為主干,將高新技術的開發研究和產業化應用作為研究重點,在通信專用集成電路設計、移動通信、圖像處理、信息安全和信息產業經濟等研究方向形成特色和優勢。兩項成果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虎符TePA”成為在信息安全基礎共性技術領域我國提交并獲通過的第一個國際標準。近年來,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等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600余項,獲國家級、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勵160余項;全校教職工共發表論文160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錄論文3500余篇,獲得國家專利及軟件著作權1300余項,出版教材、著作等460余部。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校企合作。獲教育部批準,2015年開始開展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本科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學校與英、美、德、法等十多個國家和港、臺地區的40余所大學、學術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與國際電信聯盟ITU、亞太電信組織APT等國際機構,IBM、英特爾、思科公司等大型跨國公司,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通信運營商,華為、中興等通信設備制造商,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巨頭,郵政公司、順豐等物流快遞企業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系。
學校第五次黨代會確定了學校事業發展的長遠奮斗目標和新的“三步走”發展戰略,明確了“五個聚力”“五個提升”的發展思路,提出了未來五年的主要指標任務目標和“八大專項行動”,作出了積極實施黨建“六大工程”、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安排部署。學校始終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黨的組織路線,構建“標準+特色+質量”黨建工作體系,重點推進黨建示范創建和質量創優工作,獲批5個部級、11個省級黨建“雙創”項目,學校獲得“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陜西高校先進校級黨委”等榮譽稱號。學校著力打造特色黨建品牌,探索形成了黨建進學生公寓“西郵模式”,實現了黨的組織、黨的教育影響、黨員作用發揮在學生公寓的“三個全覆蓋”,榮獲第五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優秀獎等多項榮譽稱號,入選慶祝建黨百年《陜西省基層黨建優秀案例選編》。
建校74年來,學校人才輩出,遍及華夏,為國家培養了10萬多名優秀人才。畢業生大多在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郵政、華為、中興、大唐、愛立信、騰訊、阿里巴巴、百度、京東等企業和黨政機關、高校、研究機構工作,成為所在單位的業務骨干,深受用人單位歡迎。《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科技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人民郵電報》《陜西日報》以及新華社、中央電視臺、陜西電視臺等權威媒體多次宣傳報道學校辦學成就。
面對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學校將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不斷深化教育綜合改革,一體化推進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全面提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新、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水平,努力建設特色鮮明國內一流的高水平郵電大學,開創學校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