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理工大學排名2025年最新全國排名第261

福建理工大學2025年排名公布,排名結果參照校友會排名、軟科排名、U.S.News世界大學排名。排名指標包括教育質量、畢業生就業質量、師資力量、科研水平等選項。以下是福建理工大學2025年國內排名及世界排名信息,排名數據僅供參考。
福建理工大學排名
排名類型 | 國內排名 |
校友會排名 | 261 |
軟科排名 | 320 |
US世界排名 | 1813 |
福建理工大學簡介
福建理工大學坐落于素有“海上絲綢之路”門戶之稱的歷史文化名城福州,是一所以工為主、理工融合,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省屬重點大學,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福建省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福建省一流應用型建設高校(A類)。
學校辦學歷史悠久,發端于1896年清末鄉賢名士陳璧、林紓、陳寶琛等創辦的“蒼霞精舍”,被《福建通志》記載為“教諸科學,為福州有學校之始”;1907年啟辦工業教育,是我國最早開展工業教育的學校之一;上個世紀30年代為享有盛譽的“福建高工”;新中國成立后,發展為福建省培養機電、建筑行業技術和管理骨干的主要學校,被譽為福建省“機電工程師的搖籃”和“建筑業的黃埔軍校”。學校隨時代更迭幾易其名,于2002年升格為福建工程學院。2013年獲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23年更名為福建理工大學。2024年9月,學校獲批審核增列且需加強建設的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學校設有18個學院(部),全日制在校生21250人,其中在讀碩士研究生2304人。現有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建設點,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涵蓋19個碩士專業學位領域。獲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首批國家級現代產業學院、首批國家級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等國家級教學平臺8個,省級現代產業學院、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產創融合實踐基地、新工科共建共享實踐平臺等省級教學平臺34個。
學校學科門類齊全,辦學特色鮮明,涵蓋工、管、文、理、經、法、藝等7個學科門類,逐步形成“大機電”“大土木”“大海工”和特色新文科的“三大一特”整體布局。工程學、計算機科學2個學科進入ESI學科全球排名前1%。土木工程學科進入“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全球201—300區間,城鄉規劃學科進入“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全國前50%。學校堅持專業內涵發展,緊扣福建省主導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建成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4個,通過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或住建部專業評估認證專業15個。擁有國家一流本科課程、課程思政示范課程等國家級課程13門。獲批普通高等教育國家級規劃教材2部、教育部“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體系建設團隊1個。注重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創新,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獲近五屆福建省教學成果獎36項,其中特等獎4項。
學校持續推進“人才強校”戰略,現有專任教師1359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教師占比53.35%,高級職稱教師占比47.61%;擁有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中國科協青年托舉人才、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等國家級、省級人才100余人次。擁有全國優秀教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師等省廳級及以上榮譽獲得者132人次,獲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教學創新大賽等省級及以上教學競賽獎項27項。國家級、省級課程思政教學名師9人,教育部教指委委員2人。建成國家級、省級教學和科技創新團隊22支。
學校主動聚焦區域產業發展和技術創新需求,服務社會卓有成效。2013年獲國家科學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近五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人文社科基金項目70項,國家科技重點研發計劃項目7項,國際原子能機構項目1項,省級重大(重點)項目76項;建有文化和旅游部技術創新中心等省部級科研創新平臺61個,獲授權發明專利650項;獲省級科技獎、社會科學成果獎、專利獎等獎項39項,其中一等獎5項。
學校育人成效顯著,近五年學生在省級以上的創新創業、學科競賽中獲國際級榮譽343項、國家級3090項,其中,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銀獎5項,“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銀獎1項,“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1項。獲評“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國家級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積極推進國際化辦學體系建設,與美國、英國、德國、俄羅斯、希臘、肯尼亞等全球20多個國家的近50多所高校(機構)建立了密切合作關系。主動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為沿線國家技術人員開展工程技術培訓,打造“留學福工”特色品牌。積極服務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與臺灣地區多所大學聯合培養學生,引進優秀臺籍教師近百人,2019年獲批招收港澳臺地區學生資格備案單位。
學校積極打造優渥辦學條件,現有旗山、鼓山兩個校區,占地2022余畝。學校固定資產總值超196460萬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52473萬元;擁有中外文數據庫31個,電子期刊2.2萬余種,紙質圖書232萬余冊,電子圖書205萬余冊。
新時代展現新氣象,新使命呼喚新作為。學校正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教育強國戰略,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秉承“真、誠、勤、勇”校訓精神,堅守應用型辦學定位,著力培養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型人才。貫徹新思想、樹立新理念、建設新大學,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中展現更大作為,在服務新福建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奮力開創高水平創新型理工大學高質量發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