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石油大學排名2025年最新全國排名第261
西安石油大學2025年排名公布,排名結果參照校友會排名、軟科排名、U.S.News世界大學排名。排名指標包括教育質量、畢業生就業質量、師資力量、科研水平等選項。以下是西安石油大學2025年國內排名及世界排名信息,排名數據僅供參考。
西安石油大學排名
排名類型 | 國內排名 |
校友會排名 | 261 |
軟科排名 | 249 |
US世界排名 | 2169 |
西安石油大學簡介
西安石油大學是習仲勛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親切關懷、倡導創立,最早建設、長期布局在我國西北地區的唯一一所以石油石化為特色的多科性普通高等學校。辦學歷程可追溯至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央燃料工業部石油總局舉辦的蘭州測繪鉆井訓練班。
學校創建于1951年10月,經西北軍政委員會財經委員會批準,由西北石油管理局成立西北石油工業??茖W校,隸屬于中央燃料工業部。1958年,學校升格本科并更名為西安石油學院。1969年,學校改建工廠。1980年,經國務院批準,西安石油學院恢復辦學,隸屬于石油工業部。1990年,學校獲批碩士學位授權單位。2000年,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所屬劃轉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陜西省人民政府管理為主。2003年,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西安石油大學,并獲批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單位。2018年,學校獲批博士學位授權單位。
學校是國家三大石油公司和陜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院校,國家“十四五教育強國推進工程”建設高校、教育部“來華留學示范基地”建設院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自主招生院校,陜西省“雙一流”培育高校、高水平大學建設院校。
學?,F有雁塔、明德、鄠邑三個校區。雁塔校區位于西安市電子二路東段18號,明德校區位于西安市丈八東路11號,鄠邑校區位于西安市豐京路560號??傉嫉孛娣e2078畝,固定及無形資產總值34.73億元。
學校面向全國31個?。▍^、市)和港澳臺地區招生,設有18個學院(系)?,F有本科生1.8萬余人、全日制研究生4200余人、非全日制研究生1200余人、各類來華留學生1000余人、繼續教育學生2.2萬余人。建校以來,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以本為本”,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已累計培養了18萬余名各類優秀人才,為社會發展和區域經濟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學校學科專業特色鮮明,涵蓋理工經管文教藝七個門類,本碩博人才培養體系完整。有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8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工程學、化學、地球科學分別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獲評“全國工程碩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領域”;有1個陜西省一流學科、7個省級優勢學科、1個省級哲學社會科學特色建設項目。學校設有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是陜西省博士后創新基地。學校開設59個本科專業,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1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5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5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3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15個、省級特色專業10個、省級名牌專業5個、第二學士學位專業12個。具有“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院校”資格。
學校人才隊伍規模穩步發展,結構持續優化,素質不斷提升?,F有教職工1860余人,專任教師1340余人,具有高級職稱700余人,其中二級、三級教授46人;有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690余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830余人。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等國家級人才30余人;有陜西省突出貢獻專家、“三秦學者”、特支計劃、教學名師、優秀教師、人文英才、師德標兵、先進工作者等省級人才90余人。有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陜西省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2個,陜西省教學團隊21個。
學校高度重視教育教學,持續深化改革,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升。2007年,獲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等次。近年來,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項、省級教學成果獎53項、行業教育學會教學成果獎13項,獲批普通高等教育國家級規劃教材13部,省級本科優秀教材特等獎1項、一等獎7項、二等獎9項;獲省研究生優秀教材獎2項、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教育成果獎5項;獲批國家級、省級一流本科課程51門,省級精品課程62門、課程思政示范課程10門(第一批3+第二批7,包含研究生、繼續教育)、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范中心1個;獲批省級研究生聯合培養示范工作站5個,省級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學院2個、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1個、實驗教學(虛擬仿真)示范中心17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5個、校外實踐教育基地7個;獲批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86個,教育部、陜西省“新工科”“新文科”研究與實踐項目6個,陜西省研究生教育綜改研究與實踐項目7個、陜西省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案例11個。學生獲省級及以上學科競賽獎勵6200余項。學校是省級科普教育基地、勞動教育基地、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創新創業教育研究與培訓基地,中國石油學會科普教育基地。
學校著力打造為人誠實、基礎扎實、作風樸實、工作踏實、開拓創新的“四實一新”人才培養品牌,畢業生廣受用人單位歡迎。先后獲評教育部、陜西省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獲批省級示范性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指導服務機構。就業工作多次被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教育報、中國石油報、陜西日報等中省主流媒體專題報道。學校辦學歷史、人才培養成效等內容入選紀念習仲勛誕辰110周年理論文獻紀錄片《赤誠》。
學校聚焦國家能源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大力開展科學研究,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有47個國家級、省部級科研基地,1個省級重點科技創新團隊,14個陜西高校青年創新團隊,形成了油氣勘探理論技術與工程應用等7大特色優勢科研領域。近五年,新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國家級和省部級研究項目800余項;科研到款經費9.11億元。獲國家級和省部級科技獎勵80余項;公開、授權國家發明專利680余項;出版學術著作400余部;學術論文被SCI、EI、ISTP三大檢索收錄2700余篇。
學校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國際化辦學能力與水平持續增強。學校發起成立“絲路能源教育科技產學研聯盟”,共筑“一帶一路”產學研融合平臺;與國(境)外111所高校(機構)建立合作關系,與美國28所大學開展“1+2+1中美人才培養計劃”項目;與美俄韓等國大學開展“2+2本科雙學位”項目;與美英德等國大學開展“4+1”“4+2”碩士項目以及博士生獎學金項目;與俄美等國大學及港臺地區大學開展“交流生項目”;與美英德法日等國開展寒暑期學生短期出國項目;學校積極開展來華留學生教育,被教育部批準為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受院校和“來華留學示范基地”建設高校;以優良成績順利通過來華留學生高等教育質量首批再認證,獲得B級六年認證有效期;留學生規模位居行業高校和省屬高校前列,累計培養來自93個國家的來華留學生1萬余人。
學校先后獲“全國教育紀檢監察先進集體”“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陜西省高校先進校級黨委”“全省教育系統宣傳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集體”“全省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雙百工程先進單位”“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新聞宣傳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學校是省級“文明校園”“平安校園”,獲批陜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學校堅持石油精神辦學、鐵人精神育人、延安精神鑄魂,秉承“團結、勤奮、求是、創新”的校風、“好學力行、自強不息”的校訓和“愛國奉獻、艱苦奮斗、科學求實、開拓進取”的辦學精神,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內涵發展、特色發展、協調發展、創新發展,持續提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和國際合作交流能力,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