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患兒面色蠟黃,手有震顫,經血常規檢查得:血紅細胞3.1×1012/L,血紅蛋白78g/L,血片中以大紅細胞為多,紅細胞形態大小不等。應首先考慮為
2020-04-10
A、營養性缺鐵性貧血
B、營養性巨幼細胞貧血
C、營養性混合性貧血
D、生理性貧血
E、溶血性貧血
B、營養性巨幼細胞貧血
C、營養性混合性貧血
D、生理性貧血
E、溶血性貧血
正確答案:B
試題解析:(1)患兒血常規紅細胞減少較血紅蛋白減少明顯,血小板一般減低,骨髓象增生活躍,以紅細胞系統增生為主,各期幼紅細胞巨幼變。面色蒼黃,手有震顫,以上符合營養性巨幼細胞貧血患者的表現(B對);
(2)營養性缺鐵性貧血血常規血紅蛋白降低比紅細胞數減少明顯,骨髓象增生活躍,以中、晚幼紅細胞增生為主(A錯);
(3)缺鐵性貧血和營養性巨幼細胞性貧血同時存在時稱為營養性混合性貧血,血象常示紅細胞和血紅蛋白近于平行降低,紅細胞大小相差懸殊,大者比正常大,小者比正常小,大紅細胞可呈低色素性,甚至有明顯中空現象,粒細胞、血小板可有巨幼紅細胞性貧血時的改變,骨髓象示兩種貧血的混合表現,如幼紅細胞胞體較大,胞核疏松,而胞漿較少,且嗜堿性強,此種改變尤以中、晚幼紅細胞明顯,粒細胞及巨核細胞可有不同程度的巨幼細胞貧血時的改變(C錯);
(4)小兒生理性貧血,生后隨著自主呼吸的建立,紅細胞生成素減少,骨髓造血功能暫時性降低,紅細胞破壞增加,生長發育迅速,循環血量增加等因素,生后2~3個月出現“生理性貧血”(D錯);
(5)溶血性貧血是由于紅細胞破壞速率增加(壽命縮短),超過骨髓造血的代償能力而發生的貧血,血紅蛋白和紅細胞計數與溶血程度相關,周圍血片可見球形紅細胞、幼紅細胞,偶見紅細胞被吞噬現象,網織紅細胞增多(E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