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第十節-假設患者行手術治療,術后正確的護理措施是
2020-04-08
A、術后48小時內控制排便
B、術后當天下床活動
C、術后當天可進普食
D、術后盡量減少或不使用鎮痛劑
E、術后每天用1:500的高錳酸鉀溶液坐浴
B、術后當天下床活動
C、術后當天可進普食
D、術后盡量減少或不使用鎮痛劑
E、術后每天用1:500的高錳酸鉀溶液坐浴
正確答案:A
試題解析:術后:術后1~2天應以無渣或少渣流食、半流食為主,如藕粉、蓮子羹、稀粥、面條等,以減少腸蠕動、糞便形成和排便,促進切口愈合。術后應保持大便通暢,防止用力排便,崩裂傷口。若有便秘,可口服液體石蠟或其他緩釋劑,但忌灌腸(C錯);
術后24小時內,病人在床上適當活動四肢、翻身等,但不宜過早下床,以免傷口疼痛及出血(B錯);
便后及時清洗,保持局部清潔舒適,必要時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溫水坐浴(E錯)。
術后早期病人會存在肛門下墜感或便意,這是敷料刺激所致;術后3日內盡量避免解大便促進切口愈合,可術后48小時內口服阿片酊以減少腸蠕動,控制排便,之后應保持大便通暢,防止用力排便,崩裂傷口(A對);
大多數肛腸術后病人創面疼痛劇烈,是由于肛周末梢神經豐富,或因括約肌痙攣、排便時糞便對創面的刺激、敷料堵塞過多所致。判斷疼痛原因,給與相應的處理,如使用鎮痛劑、祛除多余敷料等(D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