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自考法律基礎模擬試題及答案(二)
一、單項選擇 ( 每題 1 分,共 20 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
1 、下面對于德治與法治的表述,正確的是( C )
A、法治與德治一樣,都屬于政治文明;
B、法治與德治一樣,同屬于精神文明;
C、法治屬于政治文明,德治屬于精神文明;
D、法治屬于精神文明,德治屬于政治文明
2 、甲公司經常派業務員乙與丙公司訂立合同。乙調離后,又持蓋有甲公司公章的合同書與尚不知其已調離的丙公司訂立一份合同,并按照通常做法提走貨款,后逃匿。對此甲公司并不知情。丙公司要求甲公司履行合同,甲公司認為該合同與己無關,予以拒絕。下列選項哪一個是正確的?( D )
A .甲公司不承擔責任;
B、甲公司應與丙公司分擔損失;
C、甲公司應負主要責任;
D、甲公司應當承擔簽約后果
3 .甲有天然奇石一塊,不慎丟失。乙誤以為無主物撿回家,配以基座,陳列于客廳。后甲發現,向乙追索。下列選項哪一個是正確的?( A )
A .奇石屬遺失物,乙應返還給甲;
B、奇石屬無主物,乙取得其所有權;
C、乙因加工行為取得奇石的所有權;
D、甲乙共同擁有奇石的所有權
4 .藥店營業員李某與王某有仇。某日王某之妻到藥店買藥為王某治病,李某將一包砒霜混在藥中交給王妻。后李某后悔,于第二天到王家取回砒霜。李某的行為屬于( A )
A .犯罪中止; B、犯罪既遂; C、犯罪未遂; D、犯罪預備
5 .王先生駕車前往某酒店就餐,將轎車停在酒店停車場內。飯后駕車離去時,停車場工作人員稱:“已經給你洗了車,請付洗車費 5 元。”王先生表示“我并未讓你們幫我洗車”,雙方發生爭執。本案應如何處理?( D )
A .基于不當得利,王先生須返還 5 元;
B、基于無因管理,王先生須支付 5 元;
C、基于合同關系,王先生須支付 5 元;
D、無法律依據,王先生無須支付 5 元
6 、由法律規范所規定,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各種情形或現象是( C )
A、法律事件; B、法律行為; C、法律事實; D、法律規范
7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普通民事訴訟的時效期間為( C )
A、 6 個月; B、 1 年; C、 2 年; D、 20 年
8、合同法的核心內容是( B )
A、合同的訂立; B、合同的履行; C、合同的擔保; D、合同的效力
9 、我國刑罰的附加刑不包括( A )
A、管制; B、罰金; C、剝奪政治權利; D、沒收財產
10 .朱某因婚外戀產生殺害妻子李某之念。某日晨,朱在給李某炸油餅時投放了可以致死的“毒鼠強”。朱某為防止其 6 歲的兒子吃餅中毒,將其子送到幼兒園,并囑咐其子等他來接。不料李某當日提前下班后將其子接回,并與其子一起吃油餅。朱某得知后,趕忙回到家中,其妻、子已中毒身亡。關于本案,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C )
A .朱某對其妻、子的死亡具有直接故意;
B、朱某對其子的死亡具有間接故意;
C、朱某對其子的死亡具有過失;
D、朱某對其妻、子的死亡屬于意外事件
11 、先履行合同的一方當事人不能行使不安抗辯權的情形是( D )
A、對方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B、對方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C、對方喪失商業信譽; D、合同沒有擔保
12 、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撤銷權的行使期限是( B )
A、 6 個月; B、 1 年; C、 2 年; D、 5 年
13 、男方可以提出離婚的情形有( D )
A、女方懷孕期間; B、女方分娩后一年內; C、女方中止妊娠后 6 個月內; D、結婚后一年內
14 、證據的基本特征不包括(A )
A、真實性; B、客觀性; C、關聯性; D、合法性
15 、下列哪一項不屬于憲法規定的公民的基本權利( A )
A .環境權; B、平等權; C、出版自由; D、受教育權
16 、在行政訴訟中,承擔舉證責任的是( B )
A、原告; B、被告; C、中立的第三方; D、單位
17 、民事訴訟中的地域管轄是指同級人民法院之間受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權限。地域管轄不包括( D )
A、一般地域管轄; B、特殊地域管轄; C、專屬管轄; D、移送管轄
18 、我國專利法所稱的發明人或設計人,不包括( D )
A、非職務發明人; B、職務發明人; C、共同發明人; D、發明的合法繼受人
19 、根據我國專利法的規定,不能授予專利權的是( D )
A、一種新的生產維生素 C 的方法; B、一種電動自行車的改進設計; C、一種果汁飲料的包裝構圖; D、一種新的診斷糖尿病的方法
20 、商標續展注冊的有效期是( A )
A、 10 年; B、 20 年; C、 50 年、 D、 5 年
二、多項選擇(在下列各題給出的選項中,有 2 個或者 2 個以上的正確選項。多選或少選均不得分。每題 1 分,共 10 分)
1 、法律關系的主體參與法律關系,必須具有一定的資格,這些資格包括( BC )
A、表意能力、 B、行為能力; C、權利能力; D、義務能力
2 、法律權利的內容包括:( ABC )
A、權利人可以自主決定作出一定行為的權利; B、權利人要求他人履行一定法律義務的權利; C、權利人在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時,請求國家機關予以保護的權利; D、義務人同意
3 、以法律行為的成立是否須以標的物的交付為要件,法律行為可以分為:( AB )
A、諾成法律行為; B、實踐法律行為; C、有償法律行為; D、無償法律行為
4 、承擔一般民事侵權行為責任的條件包括( ABCD )
A、實施了損害行為; B、有損害結果、 C、損害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有因果關系; D、行為人有過錯
5 、犯罪的基本特征是( ABC )
A、具有社會危害性; B、具有刑事違法性; C、應受刑罰處罰性; D、制裁方法的嚴厲性
6 、 根據法律規定,下列哪些個人所得可以免征個人所得稅( BC )
A、 甲存入國有商業銀行存款而獲得的利息收入 500 元
B、 乙向保險公司投保獲得的保險賠款 200 元
C、 丙因工負傷獲得的撫恤金 3000 元
D、 丁獲得縣人民政府頒發的教育獎金 5000 元
7 、在我國,可以設立抵押的包括( AB )
A、動產; B、不動產; C、債權; D、知識產權
8 、共同犯罪必須具備的要件是( ABC )
A、犯罪主體必須是兩個以上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和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人;
B、客觀方面必須具有共同的犯罪行為;
C、主觀方面必須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D、必須具有共同過失
9 、民事訴訟參與人包括( ABCD )
A、訴訟參加人; B、證人; C、鑒定人; D、翻譯人員
10 、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有( ABD )
A 過錯責任原則; B 無過錯責任原則; C、行為違法原則; D、公平責任原則
三、簡答(每題 5 分,共 20 分)
1 、簡述法律關系的概念及其構成要素;
法律關系是在法律規范調整一定社會關系的過程中所形成的人們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 2 分)法律關系由三個要素構成:法律關系主體( 1 分)、法律關系客體( 1 分)和法律關系內容( 1 分)。
2 、簡述緊急避險的條件;
緊急避險應當具備的條件是:必須要有危險發生( 1 分),必須是正在發生的危險( 1 分),必須是為了保護合法權益( 1 分),必須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實施( 1 分),避險不能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 1 分)。
3 、簡述財產所有權的概念及其內容;
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 2 分)財產所有權的內容包括占有( 1 分)、使用( 1 分)、收益( 1 分)、處分( 1 分)四項權能。
4 、簡述結婚的條件
結婚的必備條件是:必須男女雙方完全自愿( 1 分),必須達到法定婚齡( 1 分),必須符合一夫一妻制( 1 分);結婚的禁止條件是:禁止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結婚( 1 分),禁止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的人結婚( 1 分)。
四、論述(每題 10 分,共 20 分)
1 、試述要約和承諾的概念及其條件;
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1 分)。構成要約必須符合的條件是:要約是特定的合同當事人所作出的意思表示( 1 分),要約必須具有和他人訂立合同的目的( 1 分),要約的內容具體確定( 1 分),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要約約束( 1 分)。
承諾是受邀約人同意要約以成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1 分)。承諾必須具備的條件是:承諾必須由受要約人向要約人作出( 1 分),承諾的內容必須與要約的內容一致( 1 分),承諾應當在要約的有效期限內作出( 1 分),承諾的方式應當符合要約的規定( 1 分)。
2 、試述知識產權的概念及其特點
知識產權是指智力成果的創造人和工商業生產經營標記的所有人依法所享有的權利( 4 分)。知識產權的特點是:無形性( 1 分)、兼具人身權和財產權的雙重性( 1 分)、法定性( 1 分)、專有性( 1 分)、地域性( 1 分)和時間性( 1 分)。
五、案例分析(每題 10 分,共 30 分)
1 、乙借給朋友甲人民幣 20 萬元用于買房,有借條為證。乙要購房,想向甲要回自己的錢。此時乙才發現,甲不僅被工作單位開除,沒有了正常的收入,而且舉了不少外債。為了躲避債權人的討債,甲干脆將購買的房子過戶到了其姐姐的名下。當乙向甲討要自己的 20 萬元時,甲承認這筆債務,但聲稱無能力償還。
問:在這種情況下,乙能否實現自己的債權?為什么?
乙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法院撤銷甲的贈送行為來實現自己的債權( 2 分)
甲實施了危害債權的行為( 2 分)
甲實施行為時主觀上有惡意( 2 分)
甲轉讓財產的行為是無償的( 2 分)
2 、 1987 年,甲因闌尾炎在某醫院做手術,術后,甲經常感到腹部疼痛,但查不出原因,從此,甲便四處求醫。 2002 年 7 月,甲在另一家醫院就醫時,在醫生的建議下照腹部 x 光,結果發現甲的腹內有一付手術用剪刀。在 2002 年 7 月至 2004 年 4 月之間,甲多次找到某醫院及當地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要求賠償,但未果。在此情況下, 2004 年 5 月,甲一紙訴狀將某醫院訴至法院,要求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醫院稱,甲的訴訟請求已過訴訟時效。
問:甲的訴訟請求是否已過訴訟時效?為什么?
甲的訴訟未過訴訟時效( 2 分)
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期間為 1 年( 2 分)
這 1 年期間從知道或應該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時起算( 2 分)
因甲多次找醫院和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2 分)
1 年期間從 2004 年 4 月 起算,未過訴訟時效( 2 分)
3 、甲, 1986 年 5 月出生;乙, 1987 年 11 月出生;丙, 1989 年 4 月出生。三人住同一家屬院,經常一起去網吧玩網絡游戲。為了籌集上網的費用,三人合謀綁架人質勒索錢財。 2002 年 7 月,三人將同院的 7 歲女孩小童綁架,向其父母索要人民幣 5000 元。在交款時,三人被警方抓獲。
問:甲乙丙是否要承擔刑事責任?為什么?
甲承擔刑事責任( 1 分)
乙承擔刑事責任,( 1 分)
丙不承擔刑事責任( 1 分)
甲乙丙侵犯了一定客體,實施了綁架行為,主觀方面是故意( 1 分)
主體方面,甲已滿 16 ,屬完全刑事責任時期。( 2 分)
乙 15 歲,屬相對負刑事責任時期,對綁架等犯罪負刑事責任( 2 分)。
丙不滿 14 ,不負刑事責任。( 2 分)
正確答案:
試題解析: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