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制史
- “奸黨罪”始設于()2024-11-06
- 秦朝法律保護土地私有權,規定“盜徙封,贖耐 可(何)為‘封’?封,即田千佰(阡陌)” 意為禁止擅自移動田界的標志“封”,違犯者處以贖耐之刑 這一規定出自()2024-11-06
- 明朝中央最高審判機關是()2024-11-06
- 以身高為標準確定刑事責任能力的王朝是()2024-11-06
- 秦簡《為吏之道》概括了官吏應具備的道德和行為準則,稱為()2024-11-06
- 為打擊臣下“朋比結黨”的行為,消除對皇權的威脅,《大明律》特設()2024-11-06
- 對化外人相犯實行屬地主義原則的是()2024-11-06
- 最早專設“奸黨罪”的中國古代律典是()2024-11-06
- 秦朝法律規定:擅自移動田界標志“封”的行為構成()2024-11-06
- 將告發案件分為“公室告”、“非公室告”的是()2024-11-06
- 秦朝刑罰中,“髡刑”的性質是()2024-11-06
- 中國法制史上唯一一部完整保存至今的古代令典是()2024-11-06
- 元朝主持宗教事務的機構是宣政院 該機構的長官是()2024-11-06
- 明代以懲治官吏和豪強犯罪為主要內容的特別法是()2024-11-06
- 出土于湖北省云夢縣的睡虎地秦簡,反映的內容主要是()2024-11-06
- 秦朝的法制指導思想是()2024-11-06
- 元朝實行民族歧視政策,將全體國民按照身份高低分為四等 下列選項中,身份等級由高至低排序正確的是()2024-11-06
- 明初將由皇帝發布或經皇帝批準發布的官府告示、法令和案例稱為()2024-11-06
- 下列選項中,屬于秦朝死刑執行方式的是()2024-11-06
- 因年老、殘疾自訴能力有限而允許親屬代理訴訟的規定,出現于()2024-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