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知識
- 傷寒致病的主要因素是2020-05-18
- 病人女性,33歲,臨床表現為口唇發紺、下肢紫癜。血常規檢查示紅細胞、血小板減少。病人為確診首選的檢查項目是2020-05-18
- 高凝期DIC的化驗室檢查中可見2020-05-18
- 與新生兒胃-食管反流無關的是2020-05-18
- 病人女性,27歲,剖宮產生有一子,近日主訴左踝關節腫脹,左小腿腓腸肌有壓痛,懷疑有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為了明確診斷及血栓發生的部位,應建議病人進行的檢查是2020-05-18
- 小兒扁桃體炎的好發年齡為2020-05-18
- 我國慢性腎衰的首要病因是2020-05-18
- 熱痙攣時化驗會出現2020-05-18
- 血清脂肪酶在發病后24小時升高的疾病是2020-05-18
- 病人,男性,56歲,肝硬化病史7年,此次因腹水入院治療,某日大量利尿放腹水后出現肝性腦病。導致該病人發生肝性腦病最主要的誘因是2020-05-18
- 病人女性,74歲,結腸癌術后5天高熱不退,四肢皮膚有散在淤點,護士抽血發現血液不易抽出、血液易凝固,實驗室檢查凝血時間縮短。既往有糖尿病、肺氣腫。考慮該病人處于DIC的2020-05-18
- 引起秋冬季小兒腹瀉的病原體主要是2020-05-18
- 大腸癌最常見的臨床分型2020-05-18
- 重癥哮喘患兒血液氣體分析常顯示2020-05-18
- 對診斷CO中毒最有幫助的是2020-05-18
- 導致繼發性腹膜炎的最常見致病菌是2020-05-18
- 成年男性液體總量正常情況下占體重的百分比是2020-05-18
- 國際疼痛協會對疼痛的定義為2020-05-18
- 發生外科感染的必要條件不包括2020-05-18
- 病人男性,40歲。因急性腹膜炎入院,手術治療后1周,體溫升高至38.2℃,伴腹瀉、里急后重,最有意義的檢查是2020-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