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
- 科珀等學者認為,動員模型通常出現在( )2024-11-13
- “三論”提供的基本方法是 ( )2024-11-13
- 政策對象的變化或政策衡量指標上的變化,如根據年齡轉變為根據收入確定政策受益對象的政策接續形式是( )2024-11-13
- 從產業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有許多學者和思想家為公共決策學的形成奠定了理論和方法論的基礎,他們是( )2024-11-13
- 通過分析政策穩定的積極因素使之轉化為政策穩定的動力,以保持政策穩定的行為和過程稱為( )2024-11-13
- 在下列政策終結的對象中,哪一類的終結最易達成 ( )2024-11-13
- 由薩巴提爾等人提出來的公共政策變動的模式是( )2024-11-13
- 通過系統地運用個人、組織、技術等多重認識來獲得對于公共問題的全面了解和解決辦法的分析方法是()2024-11-13
- 統治集團或社會大多數人感覺到現實中出現的某些情況與他們的利益、期望、價值和規范有相當嚴重的矛盾和沖突,進而通過團體或組織活動要求有關社會組織和政府采取行動加以解決,并被后者列入政策議程的問題稱為( )2024-11-13
- 政府直接創始政策問題并將該問題擴散到政策議程的過程,被稱作( )2024-11-13
- 公共政策研究中集體訪談的常見形式是( )2024-11-13
- 公共政策個案研究的步驟一般包括( )2024-11-13
- 古代政策研究沒有形成獨立學科的原因是 ( )2024-11-13
- 通過分析政策穩定的積極因素使之轉化為政策穩定的動力,以保持政策穩定的行為和過程稱為()2024-11-13
- 在政策終結的對象中,執行政策的具體措施和手段的終結是指 ( )2024-11-13
- 公共政策調整必須遵循的首要原則是( )2024-11-13
- 提出三源流模型的學者是( )2024-11-13
- 一定數量的社會成員感知其期望的目標、價值或景況,與現實獲得的價值、利益或景況存在顯著差距,由此形成的問題屬于( )2024-11-13
- 鄧恩把問題認定分為四個依次遞進的步驟,下列選項正確的是()2024-11-13
- 公共政策學的學科要素有 ( )202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