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
- 公共政策學的創立者是2024-11-13
- 從知識的層面來看,可以觀察、感知或以數據呈現出來的知識,如統計數據、調查結果等屬于2024-11-13
- 政策對象的變化或政策衡量指標上的變化,如根據年齡轉變為根據收入確定政策受益對象的政策接續形式是2024-11-13
- 公共政策調整過程所必須遵循的首要原則是2024-11-13
- 由薩巴提爾等人提出來的公共政策變動的模式是2024-11-13
- 以實施監控的時間先后為標準,可將公共政策監控分為2024-11-13
- 在公共政策評估的內容中,評估政策目標得以實現的程度屬于2024-11-13
- 公共政策有效執行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是2024-11-13
- 美國學者M·麥克拉夫林所構建的政策執行模型是2024-11-13
- 政策執行研究經歷了三代發展路徑。其中第二代政策執行研究路徑被稱為2024-11-13
- 政策抉擇前期的第一個環節是2024-11-13
- 在政策學習的類型中,決策者學習有關政策價值以及規范、目標責任等其他深層次的特質的學習被稱為2024-11-13
- 科珀等學者認為,動員模型通常出現在2024-11-13
- 系統議程又稱為2024-11-13
- 由一定數目的專家學者或者利益相關者,從各個角度共同討論有關的公共問題,并因而激發大量新構想的一種分析過程和方法稱為2024-11-13
- 由于公共問題涉及的是公共利益,無法依靠市場中的個人行為得到解決,因此,公共決策過程是一個2024-11-13
- 在揭示社會本質的政策過程模型中,揭示現代國家的根本理念“主權屬于人民”與實際的政治過程和政策過程中總是由直接掌管政權的少數人來主導這一難以克服的悖論的模型是2024-11-13
- 從國家最高決策權來說,英國的公共決策體制屬于2024-11-13
- 在我國,公共決策的基本規則是2024-11-13
- 屬于象征性聯邦制的國家是2024-11-13